南海海洋生态学野外实践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1130912 学分 2
英文名称 Marine Ecology Field Practice of South China Sea
先修课程 生物学综合野外实习(或同类课程)
中文简介 本课程面向生态学与演化生物学方向的2、3年级本科生,借由海洋生态学中的具体实例课题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自主创新能力。课程实践地点在广西钦州三娘湾,以广西北部湾潮间带、近岸、浅海的多类型生态系统为天然实验室,以海洋生态学中的实例课题为载体,引领学生深入了解南海热带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物质循环、能级传递,各类生态因子的作用及关系,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并运用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解释现象、总结规律、提出并验证假设、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英文简介 This is a field practice course for senior grade students in the major of ecology and evolution biology. The students will be organized to work on specific in situ cases of marine ecology topics using integrative research tools. The course will be taught at Sanniang Bay, Qinzhou, Guangxi, and use the intertidal and coastal areas of Beibu Bay as the study ecosystems. The students will learn knowledge of species composition,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 energy flow and nutrient cycling etc. of the study systems, and gain insights into the ecological process and human-nature interactions of coastal South China Sea.
开课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成绩记载方式  
通识课所属系列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参考书
教学大纲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认识种群、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内部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借由海洋生态学中的具体实例课题的研究,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流程,使理论知识具象化、系统化,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自主创新能力。
1. 认识北部湾沿岸多类型生态系统,包括潮间带岩礁生态系统、河口红树林生态系统、近岸-浅海生态系统等,了解其构成及特征(相关课堂讲述6学时,实地考察12学时)
2. 结合当地重要生态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自选课题进行研究,包括相关文献阅读(4学时)
3. 选题和研究方法讨论确定(4学时)
4. 实地数据收集或实验(32学时)
5. 数据分析、报告撰写和总结展示(6学时)
课程时长为2周。教学方式包括文献阅读与讨论(约10%),实地教学与演示(约20%),野外实验与实践(约50%),总结、讨论与报告(约20%)。
生态系统构成及特征实地辨识考核(25%),自选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表现(20%),研究报告或论文(40%),总结展示(15%)。
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