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播研究:理论与方法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1834348 学分 1
英文名称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先修课程
中文简介 健康传播作为传播学的一大分支,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健康传播已经形成相对较多的研究成果和一定的理论方法。相比之下,国内的健康传播研究起步较晚。2016年,在韩启德院士的倡导下,北京大学与北大医学部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健康传播专业硕士项目,在致力于跨学科的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致力于吸收新理论和新方法,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本课程邀请海内外学者,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着重介绍健康传播研究中较具前沿性和代表性的理论和方法,以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推动相关研究。
英文简介 As a major branch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health communication emerg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80s. After more than 40 years of development, health communication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results and certain theoretical methods. In comparison, domestic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In 2016, under the advocacy of Academician Qide Han, Peking University and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established the first master's program in health communication in China. While committed to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talents, it also aims to absorb new theories and methods, build a reasonable knowledge system, and create condi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research talents.
This course invites scholars from home and abroad to focu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cutting-edge and representative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rough thematic lectures, in order to promote academ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advance related research.
开课院系 新闻与传播学院
成绩记载方式  
通识课所属系列  
授课语言 中英双语
教材
参考书
教学大纲 本课程面向本科高年级及研究生,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共同探讨健康传播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促进中西方学术交流和对话
第一讲 超越视觉与听觉:感官传播导论(Beyond Sight & Sound: A Introduction to Sensory Communication)

本节课程主要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 May Lwin 英文讲授。她将介绍感官传播的概念,重点阐述那些长期以来被传播者忽视的关键感官。学生们将广泛了解感官传播,以及如何通过调动感官为传播者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随后,本课程将聚焦于嗅觉 —— 这在亚洲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环境中尤为重要,并分享嗅觉成功应用于行为引导的案例。

第二讲 控烟及媒介影响力研究:塑造健康行为与社会政策 (3学时)

本节课由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赵晓泉主讲。结合全球控烟研究,深入探讨健康传播在塑造健康行为和社会政策方面的重要作用,分享大众媒体行动、策略传播信息和新闻报道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健康决策和健康政策的制定。本节将介绍一些创新性的健康传播策略,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传播活动来促进健康公平。结合研究案例,本节将展示健康传播在解决当前公共卫生挑战中的关键作用,并讨论未来健康传播领域的发展方向。

第三讲  人际和家庭传播与健康行为(Interpersonal and Family Communication in Health Behavior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3学时)

本课程由香港城市大学蒋莉教授主讲。聚焦健康传播中涉及的人际和家庭沟通过程,涵盖医患沟通中的信息传递与信任构建、家庭健康决策的权力结构与代际文化冲突、老龄化背景下隔代健康信息反哺等议题,并引入跨文化比较视角,分析亚洲和华人社会文化语境中健康传播的差异模式。

第四讲 健康传播的混合研究方法初探 (3学时)

本节课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蒋少海主讲。将重点讲解在健康传播的背景下,如何使用混合研究方法。本节将涵盖混合研究方法的定义、混合方法研究的类型以及混合方法研究设计的步骤。通过三个案例研究,本节将展示如何利用混合研究方法来支持健康传播行动。

第五讲  社会规范理论与公共健康传播研究:与食物相关的行为改变案例(3学时)

本节课由加拿大皇后地大学教授李臻怡主讲。在公共卫生传播领域,理解并运用社会规范理论能够显著影响与食物相关的行为改变。本次课探讨了社会规范理论在公共卫生传播研究中的应用,重点关注与食物摄入行为相关的案例。社会规范作为规范社会内行为的不成文规则,在塑造个人和集体的食物选择及习惯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各类案例分析,本次演讲将突出展示如何利用社会规范来促进更健康的饮食行为,并应对诸如肥胖和营养不良等问题。

演讲将深入探讨社会规范影响与食物相关决策的机制,其中包括同辈压力、文化期望以及媒体呈现方式。演讲还将讨论如何有效地向不同人群传达这些规范的策略,强调量身定制能够引起特定人口群体共鸣的信息的重要性。听众将深入了解社会规范理论在设计和实施推动积极行为改变的公共卫生宣传活动中的实际应用。

最终,本次主题演讲旨在为未来的健康传播专业人员提供知识和工具,使其能够通过明智且具有战略性的传播努力,利用社会规范来培育更健康的社区。
课堂讲授:70%
文献阅读:10%(课外)
课堂讨论:20%(课上)
出勤(20%):每堂课必须出席、积极发言
作业(80%):授课结束后,结合课程讲授的理论和方法,撰写研究计划,不少于1500汉字或相应的英文词。

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正文部分需包括: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及意义;二、相关研究回顾(文献综述);三、研究方法;四、预期成果或结论,以中文或英文撰写,不少于1500个汉字或相应英文单词。附录部分包括参考文献、问卷设计(如有请附)或相关分析软件简介(如有请附)。

课程结束两周内提交该研究计划,由课程负责老师评分。
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