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号 |
02231290 |
学分 |
2 |
英文名称 |
History of Museums |
先修课程 |
无 |
中文简介 |
本课程教授博物馆于不同区域的建设历史,让学生思考当代博物馆的功能和当代社会对博物馆的要求。博物馆一直被视为现代社会的产物,于过去三百年历经重大变化:由欧洲贵族的百宝箱演变成为公民共享的博物馆;由高等教育场所演变为老少咸宜的参观场地; 再由传授知识的学习中心演变互动交流的城市地标。以上变化直接影响了博物馆的收藏方向、展览内容、陈设布局、推广和营销等各方面发展。课程由早年欧洲地区设立博物馆的背景开始,随之走入美洲、亚洲等国家。 |
英文简介 |
This course is delivering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s of museums from the first establishments 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regional developments in Asia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and some major breakthroughs under the impact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s. While museums were used to be the cabinets of curiosities of the European elite, they are now the shared, public space of civilians; while they were high-end education venues, they are now the leisurely quarters of everyone; while they were centres of academic knowledge, they ought to play the role as urban landmarks too. This course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s and reasons for all these changes, taking students to look into cases from Europe to the America and Asia. |
开课院系 |
教务部 |
成绩记载方式 |
|
通识课所属系列 |
|
授课语言 |
英文 |
教材 |
|
参考书 |
|
教学大纲 |
1. 让学生阅读有关博物馆发展历史的一手或接近一手原文材料; 2. 掌握世界各大文博机关于近现代的发展轨迹和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3. 建立对考古学、博物馆、艺术及文化遗产学科的跨界思维; 4. 思考当代中国博物馆发展模式及其于国际平台的角色。
本课程分四个部分共11课题,课题分别如下:
第一部分:皇室珍藏厅与公共博物馆的联系与区别 1.1. 珍奇百宝箱 (The Cabinet of Curiosities) 1.2. 大英博物馆的设立与‘帝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1.3. 卢浮宫博物馆的设立与‘公共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第二部分:20世纪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2.1. 美国博物馆发展进程 2.2. ‘白色墙壁’ 艺术馆—现代/当代艺术对传统博物馆的冲击 2.3. 日本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2.4. 中国早期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上(初期—1949 及1949-2000) 2.5. 中国早期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下(2000至今)
第三部分:当代社会与博物馆 3.1. 国家博物馆的设立和方针 3.2. 当代艺术和艺术家对博物馆体系的冲击 3.3. ‘与观众互动’的展示要求
第四部分:实地考察 参观传统文物考古类型博物馆和现当代艺术博物馆。场地和时间按开课期间实际情况待定。
授课共 20小时 文献阅读 6 小时 实地考察 (校外博物馆) 6小时
10% 出席率 30% 分组报告 (PPT形式,课堂现场报告,约20分钟,无需另交文字报告) 30% 考察报告 (2500-3000字) 30% 期末考试 (闭卷,两小时)
|
教学评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