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号 |
04450001 |
学分 |
3 |
英文名称 |
Grooving China: Pop Mus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
先修课程 |
无 |
中文简介 |
本课程是为北大暑期学校来华的各国留学生开设的了解中国的通识课。 “新文化运动”至今,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社会热点、思维方式等各方面,历经百年变迁。在此过程中,中文流行歌曲以其兼容并包的词曲风格、丰富各异的演唱方式,紧密地与变迁中的中国相关,广泛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风貌心理、社会的热点焦点,鲜明而深刻地展现了时代走向。 本课程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以及其中的几个发展节点着手,兼顾不同时代的流行歌曲介绍,以及同一曲风的风格发展透视,内容包括时代背景介绍、歌曲聆听欣赏、歌词文本分析、社会问题链接等,旨在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既能从流行歌曲中放松身心,更能了解百年中国的基本发展和变迁,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
|
英文简介 |
This general-education course welcomes PKU’s Summer School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o are eager to explore and understand China better.
Since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China has undergone over a hundred years of change ranging from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to social issues and ways of thinking. Throughout this process, Chinese pop songs have been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untry’s changes thanks to the genre’s all-inclusive lyrical and musical styles, as well as its shifting presentations. Meanwhile, by reflecting the spirit and the hot topics of the times, pop music also seemed to suggest the direction in which the specific eras were going.
In this course we will trac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op music in China and zero in on selected focal points. Students will be introduced to pop songs from various periods and trained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cular styles. We will explore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s, listen to a selection of iconic pop songs, analyze the text of the lyrics, and connect the songs to relevant social issues. Through the lens of pop music, we seek to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s recent past in a relatively relaxed manner.
|
开课院系 |
教务部 |
成绩记载方式 |
|
通识课所属系列 |
|
授课语言 |
英文 |
教材 |
|
参考书 |
|
教学大纲 |
本课程是为北大暑期学校来华的各国留学生开设的了解中国的通识课。 “新文化运动”至今,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社会热点、思维方式等各方面,历经百年变迁。在此过程中,中文流行歌曲以其兼容并包的词曲风格、丰富各异的演唱方式,紧密地与变迁中的中国相关,广泛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风貌心理、社会的热点焦点,鲜明而深刻地展现了时代走向。 本课程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以及其中的几个发展节点着手,兼顾不同时代的流行歌曲介绍,以及同一曲风的风格发展透视,内容包括时代背景介绍、歌曲聆听欣赏、歌词文本分析、社会问题链接等,旨在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既能从流行歌曲中放松身心,更能了解百年中国的基本发展和变迁,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
共十讲,每讲包括两部分:上午3学时集中讲授;下午2学时讨论课或者外出实践,共50学时,3学分。 第一讲:1920’s -1940’s 的流行歌曲 上午授课:3学时 1.了解背景:“新文化运动”后,个性解放、女性解放成为社会主流话题,在这个背景下,1927年,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在上海产生,在其后的二十多年间,上海作为世界的流行中心,以及二战期间形成的特殊的“孤岛文化”,大量的流行歌曲在此产生。 2. 歌曲介绍和欣赏: 这个时期的流行歌曲大致分为: (1)吸取中国民歌小调创作的流行歌曲,以黎锦晖、李叔同为代表; (2)受美国爵士乐和西洋乐影响的流行歌曲; (3)表现家国情怀的歌曲 3.歌词文本讲解分析(3种类型各选1-2首) 下午讨论:2学时 第二讲:1950’s -1970’s 的流行歌曲 上午授课:3学时 1.了解背景:新中国成立,中国人对独立民族国家的自豪以及对未来充满期待。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初期,“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女性地位前所未有的提高,社会普遍接受“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理念。在民族政策上,强调民族团结。 2.歌曲介绍和欣赏: 这个时期的流行歌曲大致分为: (1)歌颂国家独立、繁荣、强大 (2)歌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 (3)歌颂领袖毛泽东 (4)儿童歌曲的大量出现 (5)少数民族歌曲 (6)八部样板戏 3.歌词文本讲解分析(每种类型各选1-2首) 下午讨论:2学时 第三讲:1980年-1985年的流行歌曲 上午授课:3学时 1.背景介绍:改革开放初期,新旧思想激烈冲突,在对待流行歌曲的态度上,社会上不同人群产生了严重分歧,保守群体认为流行歌曲是“靡靡之音”,唱法上“声嘶力竭”,装扮上“奇装异服”,但年轻人迅速接受了新事物并为其流行做出了巨大努力。与此同时,社会秩序全方位恢复,人们精神面貌也因之改变,对中国的未来再次充满期待。港台地区的流行歌曲也由70年代末的悄悄流行,于此时正式登上主流舞台。 2. 歌曲介绍和欣赏 这个时期的流行歌曲大致分为: (1)1980年 “听众最喜爱的广播歌曲”15首 (2)1983年 引起社会巨大争议的歌曲《乡恋》 (3)风格多样的原创歌曲 (4)翻唱英语、德语、日语歌曲 (5)港台歌曲的流行 (6)因“春晚”而流行的歌曲、歌手 3.歌词文本讲解分析(每种类型各选1-2首) 下午讨论:2学时 第四讲:1980’s以来的台湾地区流行歌曲 上午授课:3学时 1.背景介绍:二十世纪八十年年代,台湾经济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社会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同时,法律对版权的保护越发严密,促进了本土流行音乐机制趋向成熟。大批创作型歌手涌现,他们在创作中国,深刻地反思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关系。 2. 歌手介绍和歌曲欣赏 这个时期的台湾本土歌手大致有: 群星 《明天会更好》 罗大佑 苏芮 李宗盛 齐秦 张雨生 童安格 周华健 张宇 庾澄庆 孟庭苇 张信哲 范晓萱 许茹芸 李玟 刘若英 蔡依林 王力宏 周杰伦 陶喆 3.歌词文本讲解分析(每种类型的歌手各选1-2位介绍主打歌曲) 下午实践:2学时 第五讲:1986年以来的摇滚乐队 上午授课:3学时 1.背景介绍 1986年至1990年代中末期,年轻人普遍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视为己任,改革开放近十年之后,中国要“向何处去”成为当时年轻人思考的一个主要课题,思考中的迷茫与呐喊催生了中国摇滚。1986年第一届“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崔健以挽着一只裤脚的形象出现,演唱了自己创作的《一无所有》,标志着大陆摇滚的诞生;1994年,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众多摇滚乐队走向前台。 2000年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出现了大量的“北漂”。年轻人面临着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时期的摇滚更多地表现者年轻人对自身命运和个体发展的关注。 2. 歌曲介绍和欣赏 这个时期的摇滚乐队大致有: ADO乐队 黑豹乐队 唐朝乐队 呼吸乐队 轮回乐队 指南针乐队 超载乐队 眼镜蛇乐队(第一支女子乐队) 崔健 魔岩三杰:何勇 张楚 窦唯 郑钧 许巍 汪峰 赵雷 Beyond乐队 太极乐队 五月天 信乐团 告五人 伍佰 3.歌词文本讲解分析(每支乐队各选1首) 下午讨论:2学时 1980’s以来的香港地区流行音乐 上午授课:3学时 第六讲:1986年-1990年的流行歌曲 上午授课:3学时 1.背景介绍:改革开放将近十年,社会发展和观念更加多元化。随着“七五计划”的实施,经济发展越发迅速,音乐市场的商品化趋势越来越强。电视的广泛普及,电视晚会的频繁举办,使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和歌手更看重这个平台。思想界和文学界“寻根”文化的兴起也非常大地影响了流行歌曲的创作。港台与内地交流更加频繁,1985年,英国“威猛乐队”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的演唱会,标志着西方主流流行音乐开始进入内地。 2. 歌曲介绍和欣赏 这个时期的流行歌曲大致分为: (1)1986年 百名歌星《让世界充满爱》 (2)1986年 “全国首届民歌、通俗歌曲大选赛”产生的流行歌手与流行歌曲 (3)西北风 (4)迪斯科舞曲 (5)其它风格原创流行歌曲 下午讨论:2学时 第七讲:1980’s以来的香港地区流行音乐 1.背景介绍: 香港一直是“普罗文化”盛行之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流行音乐更是进入量产的工业化时代,加之香港独特的中西兼有的文化氛围,更使这个时期称为流行歌曲的黄金时期。 2. 著名歌手介绍和歌曲欣赏 这个时期的香港的流行歌手大致有: 谭咏麟vs张国荣 梅艳芳vs陈慧娴 陈百强 林子祥 李克勤 叶倩文 林忆莲 王菲 四大天王:张学友 刘德华 黎明 郭富城 3.歌词文本讲解分析(每位歌手选择一首代表作) 下午实践:2学时 第八讲:1990年~2000年的流行歌曲 上午授课:3学时 1.背景介绍: 随着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发表“南巡讲话”,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正式启动,人们越来越多的离开“体制内”的稳定工作,打破“铁饭碗”,纷纷“下海”,大城市的流动人口随之激增,广东也随着经济特区的建议,逐渐成为流行文化中心。随着著作权法的颁布实施,商业化、专业化的唱片公司以及各大“流行歌曲排行榜”成为流行音乐的推手。卡拉OK的流行,亦加速了流行音乐的深入流行与普及。 2. 歌曲、歌手介绍和欣赏 这个时期的流行歌曲以及歌手大致有: 《春天的故事》 最成功的造星: 杨钰莹 毛宁 原创歌曲爆发期: 《小芳》《一封家书》《牵挂你的人是我》《大哥你好吗》《爱情鸟》《祝你平安》 校园民谣黄金期: 《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白衣飘飘的年代》《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一生有你》《在他乡》 3.歌词文本讲解分析 下午讨论:2学时 第九讲:“选秀”节目的兴起以及偶像团体的出现 上午授课:3学时 1.前序介绍: 影响广泛的组合:小虎队 F4 S.H.E TFBOYS 凤凰传奇 草根文化的兴起 全民造星 2.主要选秀节目 2003年 湖南卫视 第一届“超级女声” 2004年 湖南卫视 “我型我秀” 2005年 第二届“超级女声” 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各电视台:“星光大道”“快乐男声”“快乐女声”“绝对唱响”“加油好男儿” “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声入人心”“蒙面唱将 各网络平台:偶像练习生 创造营 青春有你 3. 主要歌手、组合介绍和歌曲欣赏 小虎队 F4 S.H.E TFBOYS 凤凰传奇 李宇春 周笔畅 张靓颖 谭维维 张碧晨 尚雯婕 张杰 华晨宇 毛不易 周深 邓紫琪 NINE PERCENT 火箭少女101 R1SE 4.歌词文本讲解分析(每个歌手和组合选取1首) 下午讨论:2学时 第十讲:中国流行歌曲的传播方式及其特殊性 传播方式介绍及其举例: 1.电影电视 2.广播 3.舞厅 4.电视晚会 “春晚” 5.学校、主流社会活动中学习表演 6.新媒体 网络歌曲 上午授课:3学时 下午讨论:2学时
每天上午教师授课3学时,下午课堂讨论或者外出实践2学时。 过程中有各种形式作业,诸如学习歌曲、调查、阅读文献等。
1.课堂出勤占10% 2.课堂讨论/实践占40% 3.期末论文占50%
|
教学评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