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2130741 学分 2
英文名称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A.D960)
先修课程
中文简介 本课以中国古代政治史、制度史演变的大势为主要线索,使同学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本课同时关注中华民族形成、中国版图形成等重大问题的历史进程,并努力把握各个历史阶段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发展演变上的特色。在讲授过程中,将历史学的知识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尽量吸取学界较新研究成果,希望增强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史的兴趣并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英文简介 The course is offered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non-history department in the Peking University. This is a course in an all round way to review Chinese history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Qing Dynasty. The students will know the outline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and be interested in it.
开课院系 历史学系
通选课领域 d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平台课性质  
平台课类型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 ;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2001,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九品官人法研究,宫崎市定,中华书局,2008,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陈苏镇,中华书局,201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刘莉,文物出版社,2007,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顾颉刚,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吴宗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华书局,1991,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中华书局,2011,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葛剑雄,中华书局,2008,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三联书店,2001,
参考书
教学大纲 本课以中国古代政治史、制度史演变的大势为主要线索,使同学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引导同学加强课下阅读,希望增强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史的兴趣并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本课以中国古代政治史、制度史演变的大势为主要线索,使同学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本课同时关注中华民族形成、中国版图形成等重大问题的历史进程,并努力把握各个历史阶段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发展演变上的特色。在讲授过程中,将历史学的知识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尽量吸取学界较新研究成果,希望增强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史的兴趣并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同时指导并鼓励课下阅读优秀学术著作,在阅读中加深对中国古代史的理解,感受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魅力。

每周2学时课程,每周讲一个专题,共讲授15周,大纲和每讲参考论著如下:

第一讲、在文明的门槛上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第4章、第5章。
 刘莉《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第1章、第8章。

第二讲、商周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见《王国维全集》第8卷。
 张光直《从夏商周三代考古论三代关系与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见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
 李峰《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第5章。

第三讲、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动
 杨宽《战国史》(增订本)第5章、第6章。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第20、29章。

第四讲、秦始皇及其遗产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5章、第6章。
 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第1章。

第五讲、西汉从无为到强盛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第3章、第6章。
 阎步克《帝国开端时期的官僚政治制度——秦汉》,见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第六讲、东汉的专制强化与皇权旁落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第4章、第5章。
 余英时《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第七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社会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第7章。
 张传玺《论秦汉时期三种盐铁政策的递变》,见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

第八讲、从统一到分裂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第一篇。
 田余庆《孙吴建国的道路》、《暨艳案及相关问题》,见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

第九讲、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与皇权复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之《释“王与马共天下”》、《后论》。
 祝总斌《试论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见祝总斌《材不材斋史学丛稿》。

第十讲、十六国北朝的胡化与汉化
 逯耀东《北魏孝文帝迁都与其家庭悲剧》,见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12章。

第十一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社会
 全汉昇《中古自然经济》,见全汉昇《中国经济史》。
 唐长孺《晋书赵至传中所见的曹魏士家制度》,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第十二讲、隋唐五代政治大势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第三篇。

第十三讲、承上启下的隋唐制度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第3章、第8章。

第十四讲、隋唐五代的经济与社会
 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
 宁可《中国经济通史?隋唐五代卷》第4章、第6章。

第十五讲、隋唐文化交流与汉字文化圈的形成
 张广达、王小甫:《天涯若比邻——中外文化交流史略》第4章。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见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第16、17周,复习考试


教材之外的重点参考论著: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
刘莉:《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文物出版社,2007年。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
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华书局,2011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鼓励并督促选课同学加强课下阅读,在阅读中加深对中国古代史的理解,并感受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魅力,要求同学完成读书报告一篇。
读书报告一篇,占总成绩的40﹪,期末闭卷考试占60﹪。
教学评估 叶炜:
学年度学期:16-17-1,课程班:中国古代史(上)1,课程推荐得分:4.55,教师推荐得分:4.58,课程得分分数段:90-95;
学年度学期:17-18-1,课程班:中国古代史(上)1,课程推荐得分:4.53,教师推荐得分:4.49,课程得分分数段: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