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讲论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2034470 学分 2
英文名称 The Discourse of Chinese Classics
先修课程
中文简介 “国学经典讲论”课程是为了加强国学经典训练而开设的大学本科生基础课程。国学是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统称,而《诗经》、《礼记》、《论语》、《史记》、《老子》等基本经典则是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本课程以汉文古书和国学经典的形成发展为线索,以古书读法和经典训练为导向,以经、史、子、集四部经典及其学问为架构,讲授和讨论传统中国经典的成书流传、内容结构、学术旨趣和文化价值。课程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在古今思想源流和中西文明比较的视野下,通过文献学和学术史并重的专业训练,聚焦时代问题,注重方法思维,培养研读国学经典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英文简介 The Discourse of Chinese Classics is intended to give a basic training on Chinese Classics to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hinese Classical Study(GUOXUE,国学) is a general na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 The Chinese Classics, like Shih Ching(诗经), Li Ki(礼记),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论语), Grand Historian of China(史记), and Lao-tzu(老子),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Books and Chinese Classic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Four Division(四部分类) of Chinese books, the course discusses the proper method of learning Chinese Classics, which requires an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the Classic Books’ shaping process, circulation, text structure, intellectual tendency and cultural value. Established in cultural 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the course is designed to foster reading ability in the Chinese Classics and enhance attainmen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y means of Chinese philology and Classics learning.
开课院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
通选课领域 e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平台课性质  
平台课类型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张舜徽撰,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四库提要叙讲疏》,张舜徽撰,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中国古代典籍导读》,[英]鲁惟一主编,李学勤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国学演讲录》,章太炎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国学概论》,钱穆撰,商务印书馆,1997年,《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清永瑢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钱存逊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李零撰,三联书店,2004年,《余嘉锡说文献学》,余嘉锡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书林清话》,叶德辉撰,华文出版社,2012年,《中国思想通俗讲话》,钱穆撰,三联书店,2002年,《文字学概要》,裘锡圭撰,商务印书馆,2013年,《书目答问补正》,范希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经子解题》,吕思勉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史籍举要》,柴德赓撰,北京出版社,2011年,《古诗文要籍叙录》,金开诚、葛兆光撰,中华书局,2005年,《训诂简论》,陆宗达撰,北京出版社,2002年,《古书字义用法丛刊》,[清]俞樾、王引之等著,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年,《古书读法略例》,孙德谦撰,中国书店,1984年,《中国古籍整理体式研究》,冯浩菲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经学常谈》,屈守元撰,北京出版社,2014年,《经典常谈》,朱自清撰,北京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
教学大纲 本课程通过国学经典及其相关问题的讲授,旨在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国学经典的文本形态、成书流传、内容结构、思想旨趣、文化影响,基本掌握国学经典的阅读方法,系统理解国学的性质规模和国学经典的内涵特色,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国学经典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自信心。
第一讲  经典训练与文化传承
第一周(2学时)
阅读文献:
1、朱自清:《经典常谈》,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2、张舜徽:《古代史籍校读法》,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87页。
3、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第二讲  国学经典的传写刻印和分类系统
第二周(2学时) 汉文古书的形成和经典化
第三周(2学时) 经典的传写和刻印
第四周(2学时) 经典的分类系统
阅读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44页。
2、[美]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3、[清]叶德辉著、吴国武等整理:《书林清话》,华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1-46页。
4、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5、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5-152页、第193-224页。
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见《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第5-29页、第125-156页。

第三讲  国学经典的文本校读
第五周 (2学时) 训诂和文法
第六周 (2学时) 文体和书例
阅读文献:
1、张舜徽:《古代史籍校读法》,第1-50页、第146-164页、第165-174页、第175-195页、第215-245页。
2、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3、[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见《古书字义用法丛刊》,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年版。
4、孙德谦:《古书读法略例》,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年版。
5、余嘉锡:《古书通例》,见《余嘉锡说文献学》,第162-267页。

第四讲  《说文解字》《尔雅》与传统小学
第七周(2学时) 《说文解字》《尔雅》读法
阅读文献:
1、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0页。
2、朱自清:《经典常谈》,第1-10页。
3、[英]鲁惟一主编:《中国古代典籍导读》,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55-469页、第99-104页。

第五讲  《五经》与经学
第八-十周(6学时)
第八周 《诗经》《尚书》读法
第九周 《三礼》(附《孝经》)读法
第十周 《周易》《春秋》读法
阅读文献:
1、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第1-32页、第34-38页。
2、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3、朱自清:《经典常谈》,第29-36页、第19-28页、第37-42页、第11-18页、第43-49页。
4、[英]鲁惟一主编:《中国古代典籍导读》,第440-448页、第401-413页、第25-33页、第247-257页、第310-315页、第484-487页、第149-161页、第229-241页、第71-80页、第149-161页。
5、钱穆:《国学概论》,第1-28页。
6、吴国武:《〈经学常谈〉前言》,见屈守元《经学常谈》,北京出版社,2014年版,第3-8页。

第六讲  《四书》与理学
第十一周(2学时)  《四书》读法
阅读文献:
1、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第32-34页、第85-88页。
2、朱自清:《经典常谈》,第50-56页。
3、[英]鲁惟一主编:《中国古代典籍导读》,第333-343页、第352-356页。
4、钱穆:《国学概论》,第188-245页。

第七讲  《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与传统史学
第十二至十三周(4学时)
第十二周 《史记》《汉书》读法
第十三周 《资治通鉴》读法
阅读文献:
1、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第41-81页。
2、朱自清:《经典常谈》,第62-78页。
3、[英]鲁惟一主编:《中国古代典籍导读》,第430-439页、第136-143页。
4、柴德赓:《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3-29页、第219-242页。

第八讲  《老子》《庄子》与先秦诸子学
第十四周 (2学时) 《老子》《庄子》读法
阅读文献:
1、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第82-127页。
2、吕思勉:《经子解题》,第88-108页。
3、朱自清:《经典常谈》,第79-92页。
4、[英]鲁惟一主编:《中国古代典籍导读》,第285-309页、第60-70页
5、钱穆:《国学概论》,第29-63页。

第九讲  文集与古典文学传统
第十五至十六周(4学时)
第十五周 《楚辞》《文选》读法
第十六周 《杜甫集》《韩愈集》读法
阅读文献:
1、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第128-152页。
2、朱自清:《经典常谈》,第93-141页。
3、金开诚、葛兆光:《古诗文要籍叙录》,中华书局,2005年,第13-28页、第69-72页、第143-150页、第169-171页、第191-195页、第270-280页、第288-302页、第306-313页、第382-392页、第521-528页。
4、[英]鲁惟一主编:《中国古代典籍导读》,第51-59页。

第十讲  经典解释与文化创新
第十七周(2小时)
阅读文献:
1、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三联书店,2002年版。
3、吴国武:《以什么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更重要——关于传统文化近三十年历程的几点思考》,《社会科学报》2009年1月15日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文献阅读、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部分占50%,文献阅读部分占30%,互动讨论部分占20%。
本课程考试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根据课堂内外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的情况综合评定,占总成绩的20%),期中成绩(根据提供读书报告的情况评定,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根据闭卷考试的情况评定,占总成绩的50%)。
教学评估 吴国武:
学年度学期:16-17-2,课程班:国学经典讲论1,课程推荐得分:4.4,教师推荐得分:4.25,课程得分分数段:90-95;
学年度学期:17-18-2,课程班:国学经典讲论1,课程推荐得分:4.06,教师推荐得分:4.22,课程得分分数段:90-95;
学年度学期:19-20-2,课程班:国学经典讲论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4.13,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
学年度学期:20-21-2,课程班:国学经典讲论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4.11,课程得分分数段:80-85;
学年度学期:21-22-2,课程班:国学经典讲论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4.38,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
学年度学期:22-23-2,课程班:国学经典讲论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3.93,课程得分分数段:90-95;
学年度学期:23-24-2,课程班:国学经典讲论1,课程推荐得分:null,教师推荐得分:null,课程得分分数段: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