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哲学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2330500 学分 2
英文名称 Philosophy of Environment
先修课程
中文简介 本课程从生产力的深层矛盾、社会经济体制、认识方式、思维方式



文化传统、价值观等方面结合丰富的国内外材料对全球和中国环境危机的生产进行全面分析

,从理论上阐述人类走出困境所应采取的对策。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严

峻环境问题,使他们对理解和处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管理,从哲学高度上有一个宏观认

识,能够关心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
英文简介 Ta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s the basic research project, this course will carry out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discussions about social,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ssue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via in-depth philosophical way of thinking, provide a fully renewe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osition of man in the natural world and the intrinsic value of Nature, and investigate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man, society, economy, cultur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at of natur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expound a brand new and more scientific world view and methodology which can promote th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mong human, Nature and society.
开课院系 哲学系
通选课领域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平台课性质  
平台课类型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
环境哲学;
参考书
教学大纲 本课程把人与自然关系作为基础研究课题,以哲学的思考方法、理论深度对环境问题引起的其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讨论,全面重新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自然的内在价值,探讨人、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内在关系,力图阐释一种全新的、更为科学的、能够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导论:环境哲学的缘起与学科发展(第1周)

概述环境哲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经济技术盲目地发展造成人类生态环境危机的境况下产生的新兴哲学应用学科之一。环境哲学产生于对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运动催生了环境哲学。20世纪70年代是人类环境意识全面觉醒的时期,也是环境哲学的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是环境哲学确立的时期;90年代至今是环境哲学的发展时期。

第一章: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第2、3周)

简述原始地球、生物圈的形成,人在生物圈下产生并完成进化。类人猿进化为人类一方面由其内在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性决定,但它不仅仅是生物进化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其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文化进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由此产生。
一、 生物圈下产生人
二、 人的自然进化
三、 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第二章: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化(第4、5、6周)

本章以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为主线,主要从经济发展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两个角度探讨前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所处的不同地位,以及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所面临的不同问题。
前文明时代,人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食物链中的一个普通环节。人类使用的是简单的石器工具,对自然界的作用非常有限,人类活动受控于自然,实际上是人屈服于自然。但是,低水平的劳动也带来环境问题。
农业的产生虽然缓和了原始采集业后期所出现的人与自然矛盾,但在一些年代和一些地区,干预生态系统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之间仍存在着激烈的对抗。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集中体现在农业中,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最高的人生境界,对我们克服现代环境危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比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复杂和尖锐,既包括农业社会的全部问题,又有“特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为典型和突出。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由于受简单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限制,对人的主体性片面张扬,客观上助长了人类对大自然不顾后果的掠夺和征服,成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文化因素。
一、 前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章: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解析(第7、8、9周)

本章着重分析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稳定的生态系统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这是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矛盾尖锐化的根本原因。此外,在利益追求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也是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矛盾尖锐化、表面化的重要原因。本章把可持续发展理论放入社会文明演进中研究,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发展理论等多个视角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全面理解,同时也着眼于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与生态化相结合的现代化道路。
一、 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逆向反馈
二、 人类需求与自然满足的不对称性
三、 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可持续发展观

第四章:现代生态价值观(第10、11、12周)

在西方传统哲学和伦理学中,“价值”是属人的,只有人才有价值(内在价值),自然界的事物只有在与人的主观目的相关时才有意义,只有具备满足人类需要的用途和功能才有价值(工具价值)。基于这种传统价值观,人们看到的只是自然界的工具价值和短期的效用价值,产生无限制地征服自然的恶果。深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必将导致人类价值取向的深刻转换,思考自然的内在价值对人类的深刻意义。

一、 自然价值的重估
二、 大自然的转化价值
三、 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融合

第五章:生态文明的理论建构(第13、14、15周)

以往的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抗争史,他所发展的主要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现代文明若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超越工业文明的进程,指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工业文明且具有建设性的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它跨越自然地理区域、社会文化模式,要求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以人类与生物圈的共存为价值取向发展生产力,建立生态化的经济体制,从而保证人类的世代延续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
一、 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向
二、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三 、  生态文化架构
使用多媒体教学,以讲授为主,进行适当讨论。课后留思考题,课上讨论10分钟。安排一次环境考察活动。
考试方式:期中写小论文、期末写规范性论文。
出勤占成绩15%,期中成绩占35%,期末成绩占50%。
教学评估 徐春:
学年度学期:16-17-1,课程班:环境哲学1,课程推荐得分:3.3,教师推荐得分:3.3,课程得分分数段:80及以下;
学年度学期:16-17-2,课程班:环境哲学1,课程推荐得分:3.39,教师推荐得分:3.57,课程得分分数段:80及以下;
学年度学期:17-18-2,课程班:环境哲学1,课程推荐得分:3.75,教师推荐得分:3.89,课程得分分数段:80-85;
学年度学期:18-19-2,课程班:环境哲学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7.5,课程得分分数段:80-85;
学年度学期:19-20-2,课程班:环境哲学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06,课程得分分数段:80-85;
学年度学期:20-21-2,课程班:环境哲学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5.0,课程得分分数段:80及以下;
学年度学期:22-23-1,课程班:环境哲学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33,课程得分分数段:95-100;
学年度学期:23-24-1,课程班:环境哲学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7.5,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