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2530150 学分 3
英文名称 Development Economics
先修课程 经济学原理,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
中文简介     发展经济学以发展中国家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状态得以发展成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现代经济的规律,研究发展的具体过程和条件、以及为早日实现经济、社会和体制变革所应制定的政策和战略。
   
   该课程包括四篇共十章内容:
   第一篇“导论”,包括两章,主要讨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目的,介绍发展中国家的特征,讨论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篇“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包括三章,主要探讨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工业化与农业部门发展的关系,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变进程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篇“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包括三章,主要探讨物质资本积累、人口和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和趋势。
   第四篇“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理论”,包括两章,主要探讨拉美学派的结构主义理论、经济发展的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战略、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英文简介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explores the principles and issu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course we will ask: (1) How does a developing country break the poverty trap and evolve to a modern economy with a higher living standard? (2) What are the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3) Is there a scope for policy? What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should be tried out?

This course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en chapters):
Part 1 “Introduction” includes two chapters. Topics to be covered are: (1) the object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2)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3) a comparis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Part 2 “Development Models in a Dual Economy” includes three chapters. Topics to be covered are: (1) the transfer and employment of rural surplus labors in a dual economy,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sector and (3) China’s transition from a dual economy to a modern economy and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is process.

Part 3 “Modern Economic Growth Theory” includes three chapters. Topics to be covered are: (1) the accumulation of physical capital, (2) the accumulation of labor and human capital,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4)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Part 4 “Structural Theori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ludes two chapters. Topic to be covered are: (1) Structural Theories of the Latin school, (2) balanced and unbalanced growth strategi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3)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4) issues abou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This course aims to help students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issu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udents are not only required to have a well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l theories, but also are required to apply theories to practical problems and carry out empirical research in area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开课院系 经济学院
通选课领域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平台课性质  
平台课类型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发展经济学,叶静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次,978-7-301-06130-5;
发展经济学,张培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发展经济学概论,谭崇台,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速水佑次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发展微观经济学,普兰纳布.巴德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参考书 1,7-5058-2762-6;
1,7-307-03131-0/F.688;
1,7-80149-869-0;
1,7-301-05744-X/F.0533;
教学大纲 发展经济学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对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和问题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解和认识。本课程重在强调对发展问题的思考和探讨,特别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的问题展开发展经济学方面的分析;强调主要理论的数理模型和方法的深入讨论,而不是满足于文字层面的描述;强调经验事实和实际数据对理论的支持和检验,而不满足于从理论到理论的分析和批判;强调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而不满足于课堂教授和书本知识的掌握。
第一章“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基本范畴和学习意义(2学时)。

第二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和联系,度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和局限,基于发展指标度量的中国经济发展状况(6学时)。

第三章“刘易斯模型: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分析方法、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含义和刘易斯拐点,结合中国国情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经济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和贡献(3学时)。

第四章“兰尼斯-费景汉模型:工业和农业平衡发展的意义”:兰尼斯和费景汉在刘易斯二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引入粮食短缺问题的讨论,农业部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平衡发展的含义,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5学时)。

第五章“乡-城劳动力迁移模型”:托达罗乡——城劳动力迁移模型分析方法,对托迖罗模型的拓展,中国背景下的劳动力流动特点、相关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社会福利效应(4学时)。

第六章“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技术,资本积累不足和人口增长过快时可能形成的贫困陷阱和最小临界努力,中国背景下人口增长和储蓄或资本积累率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6学时)。

第七章“索罗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索罗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技术,外生决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索罗余值”的不同理解,基于索罗模型的我国最近三十年经济增长状况分析(6学时)。

第八章“人口增长与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模型”:马尔萨斯理论基础上的人口增长与资源约束对人均收入的影响,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中国背景下资本市场不完善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政府在市场失败、帮助贫困家庭进行教育投资和摆脱贫困中的角色和作用(10学时)

第九章“拉美学派的结构主义理论”:拉美结构主义学派关于经济发展的分析思路,该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启发和局限,“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不同发展战略的特点和影响。(3学时)

第十章“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理论”:大推进理论和联系效应理论思路,该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启发和局限(3)
教学的组织方式以课堂面授为主,每周3学时的教学时间,由主讲教授担当,同时每周安排助教答疑一次。全部课程共安排十次作业,每次作业习题为4-6道,由助教判作业。
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该课程的期中考核方式是实地调研,占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60%
教学评估 叶静怡:
学年度学期:16-17-1,课程班:发展经济学1,课程推荐得分:3.95,教师推荐得分:4.14,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
学年度学期:16-17-3,课程班:发展经济学1,课程推荐得分:4.58,教师推荐得分:4.58,课程得分分数段:90-95;
学年度学期:17-18-1,课程班:发展经济学1,课程推荐得分:4.45,教师推荐得分:4.55,课程得分分数段:90-95;
学年度学期:17-18-3,课程班:发展经济学1,课程推荐得分:5.0,教师推荐得分:5.0,课程得分分数段:100-105;
学年度学期:18-19-1,课程班:发展经济学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26,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
学年度学期:19-20-1,课程班:发展经济学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44,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