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物理与探测讨论班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0432278 学分 2
英文名称 Seminar for Atmospheric Physics and Measurements
先修课程 本课程为小班讨论课,与《大气物理学基础》及《大气探测原理》两门课程同时开设。
中文简介 现有的《大气物理学基础》和《大气探测原理》是大气专业本科生的主干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重点讲述大气物理的基本理论,大气探测原理和典型应用。

本课程在上述两门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小班讨论。授课方式以学生讨论为主,老师做适当引导,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实际科研中的应用需求,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接触大气物理和大气探测的前沿领域。本课程讨论内容包括大气物理理论与探测方法的总结,最新进展,热点,难点,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共设置11个讨论题目。

大气专业学生数一般在30人以内,按照现在小班课小于15人的规模,学生可分成2~3个小班。小班课每周2学时,每个小班课都由一名授课老师担任主持。每个学生至少有两次主题报告,每次讨论由老师主持。

英文简介 Atmospheric Physics and Atmospheric Measurements are two core courses for the students majored in Atmospheric Science. They are the basics of other courses in the field of Atmospheric Science. The two courses focus on the Physical principles of the atmosphere, the measurement techniques of the atmosphere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his course is a seminar course to hel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ntents of Atmospheric Physics and Atmospheric Measu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lead and attend discussions in the course, with the help of the instructor. This course motivates the students to think,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to get familiar with the frontier research areas in Atmospheric Physics and Atmospheric Measurements. The discussion will focus on the overviews of the physical principles in the atmosphere, overviews of the measurement techniques, the state-of-the-art techniques, and the frontier research areas. 11 topics are selected for the discussion in this course.     

There are about 20-30 students majored in Atmospheric Science each year. The students can be separated into 2 or 3 groups. The discussion is held 2 hours per week. Each student will get at least two chances to lead the discussion in this course.
开课院系 物理学院
通选课领域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平台课性质  
平台课类型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大气探测原理,赵柏林等,气象出版社,1987;
大气物理学,盛裴轩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书
教学大纲 现有的《大气物理学基础》和《大气探测原理》是大气专业本科生的主干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重点讲述大气物理的基本理论,大气探测原理和典型应用。

本课程在上述两门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小班讨论。授课方式以学生讨论为主,老师做适当引导,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实际科研中的应用需求,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接触大气物理和大气探测的前沿领域。本课程讨论内容包括大气物理理论与探测方法的总结,最新进展,热点,难点,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共设置11个讨论题目。
本课程与《大气物理学基础》和《大气探测原理》课程紧密联系,采用小班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大班讲授的大气物理的概念和大气探测的原理,同时,适当扩展大班讲授内容,引导学生研读文献、自己报告并展开讨论、教师以点评方式进行补充辅导。研讨内容包括对大气物理基本概念和大气探测基本原理的认识及其最新进展、发展趋势等。具体讨论题目如下:

1)绝热气团模式及云的数值模拟(主要研讨绝热气团模式在云物理学中的应用,以及在描述积云时的不足之处,让学生深入理解绝热膨胀冷却过程,云形成的宏观过程;让学生了解云的数值模拟模式。2学时)

2)大气湍流现象、成因和规律(主要研讨大气中的湍流混合过程。2学时)

3)空气污染和大气边界层的关系(主要研讨大气污染物的扩散。2学时)

4)静力不稳定大气的特点和强对流天气(主要研讨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及预报。2学时)

5)大气气溶胶的热力效应(主要研讨大气气溶胶如何影响大气的垂直温度廓线,从而如何影响对流云的发生发展,让学生深入理解大气稳定度,不稳定能量,对流云的产生等概念。2学时)

6)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主要研讨大气气溶胶如何影响云的微物理特性,又如何影响地球大气系统的辐射平衡,从而影响气候。2学时)

7)地球-大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和温室效应(主要研讨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2学时)

8)气溶胶与云降水粒子的探测技术(主要研讨传统的和最新的探测技术。2学时)

9)强对流天气的监测与预报(2学时)

10)全球大气污染传输机制研究及卫星观测全球大气污染变化(2学时)

11)臭氧的化学生成机制与臭氧洞(2学时)
大气专业学生数一般在30人以内,按照现在小班课小于15人的规模,学生可分成2~3个小班。小班课每周2学时,每个小班课都由多名科研一线的老师或外聘的专家担任主持。每个学生至少有两次主题报告,每次讨论由一名老师主持。本课程主要布置文献阅读类作业,并要求学生提交书面报告。
成绩包括主讲发言,讨论发言,以及书面报告。拟按主讲发言50%,讨论发言30%, 书面报告20%,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交流。
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