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问题史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6734070 学分 2
英文名称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China since 1949
先修课程
中文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问题史是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08年共60年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纵观新中国教育的每个阶段,都可以看到“教育”作为最大的“公共领域”、“公共部门”甚至是“公共市场”之一,往往被当时的各种现实问题所驱动。自近代以来,新式教育的问题诉求归总为“教育救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育领域担纲了“教育建国”的使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参与了一个新政权的秩序建构;再到20世纪末“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新中国教育从“穷国办大教育”走向“大国办强教育”,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世界工厂”同时并存,互为因果;迄今国家提出教育综合改革方略,教育的“问题”线索落脚于“立德树人”。可以看到,中国教育从传统的培养德性,自近代以来承载了各种立国兴邦的宏大理想,并成为新政权和新中国的重要基石,在走过60多年的曲折岁月后,最后又归于个体的德性培养。
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史从“问题”的角度来组织史料和立论,更内在的原因还在于教育自身的“两难”属性:私益-公益、个人权利—国家强制、平等—自由、遗传-教化、统一-多元、民族-国家、家庭-社会、本土化-国际化、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群—已、个人的美好生活—集体的美好社会……在诸多两难问题的选择中,新中国教育史型塑了自己独特的轨迹。
基于此历史观,课程内容将在如下三个层面上展开。首先,按照时间线索铺陈历史进程和阶段。阶段划分既关注宏大历史框架对教育问题的性质确认,又关注微观事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作用。为了对新中国的教育史的进程和格局有理解,本课将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梳理中国古代教育的脉络,然后介绍中国自近代以来“教育救国”的历史,最后进入1949年的历史节点中展开的新中国教育史的问题视阈的思考。其次,在每个阶段的史料选择上包括四个方面:国家和政府在新政权建立后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各级各类教育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问题;涉及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科学技术等因素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对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每个阶段各有侧重。最后,对每个阶段的史料分析采用“教育问题史”的视角和概念,引导学生“从史立论”。
需要说明的是,本课之所以侧重于“问题史”,并非说共和国的教育浑身都是问题,而是注重历史中的问题线索或历史中的逻辑探究。课程以问题为内容主线,按照当下教育问题来进行编排:每一讲以问题为开始,又都以问题为结束。“历史会重演,但并不会完全雷同”,对于最近60年的教育历史的研究和讲授,与传统的教育史不同的是,强调教育史研究的现实价值和借鉴作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历程做问题史视角的考察,可以在历史和现实之间不断地来回,以实现两者的交汇。
在选择和介绍教育史资料的标准上,本课是以帮助学生理解当前的现实教育问题为依据的。同时,凸现出教育问题的历史轮廓。到目前为止,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有了比较清晰的问题聚焦点,从对每个阶段所聚焦的教育问题的长时段考察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教育问题的历史概貌,并把握这个教育问题的发展脉络。为此,本课以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出现的教育问题和在教育史上一再发生的问题作为编排资料的依据。
本课将基于一系列原始档案文献资料和基本的教育史纲组织课程内容的编排和讲授过程。这些资料也可以提供给学生用于进一步对相关议题做深入探究,也可以为教育史学者的研究提供一些指引。
此外,阅读和研究历史要求后人想方设法浸润在当时的情境中,才能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行动逻辑和演进逻辑。因此本课在每个历史阶段也将呈现一些当时学校传唱的歌曲、组织观看的电影、盛行阅读的小说来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历史情境、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也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手段。教育史不能忽略生活史,在制度史的主线中加入生活史的些微补充,会看到制度与日常之间的张力和互相建构的过程。
英文简介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a study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6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to 2008. "Education" can be seen as the biggest "public domain", "public sector" or even "public market", driven by various practical problems at that time. Since modern times, new education was aimed for "saving the nation through education", then established in 1949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was contributed in a new political order construction; to the end of twentieth Century, "develop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strategy was put forward so that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world factory" were arise at the same time; so far the country put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reform strategy, education "problem" clues ended on "LiDe ShuRen". As you can see, Chinese educ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virtue, since modern bearing various country prosperous grand ideal,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of the new regime and new Chinese, in years gone through 60 years of twists and turns, and finally to the individual moral cultivatio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blem" and historical arguments, a deeper reason lies in the education itself "dilemma": public interest vs private interest, individual rights vs national compulsory authority, equality vs freedom, individual’s better life vs collective good society...... In the choice of many dilemmas, the educational history of new China has shaped its own unique trajectory.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reason why the course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problem is not that the education of the Republic is full of problems, but that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clues in history or the logic in history. The content is based on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roblem, and is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problems: each problem starts with the problem, and ends with the problem. "History repeats itself, but it is not completely identical". The research and teaching of educational history in the last 60 years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history of education. It emphasizes the practical value and reference function of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e can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history and realit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two.
On the basis of selecting and introducing the materials of educational history, this lesson is based on helping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urrent realistic education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it highlights the historical outline of education problems. So far, the process and stage of the new Chinese education development has a relatively clear question focus from the long period of education problems. This lesson will be based on a series of original documents and fundamental education history guideline in curriculum arrangement and teaching process. These data can also provide students with further research on related issues, and also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history scholars.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should not ignore the history of life, and in the main line of the history of the system to add a little supplement to the life history, we will see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system and the daily and the process of mutual construction.Therefore this lesson in each historical stage will also show some songs, movies and popular novels at school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personally on the scene of historical situation, historical events and historical figures. This is also a very important means of school education.
开课院系 教育学院
通选课领域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平台课性质  
平台课类型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教育问题史,约翰·S·布鲁巴克,山东教育,201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历史传统与基础,王炳照 等,海南,200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方晓东 等,海南,2002年3月,
参考书 1,978-7-5328-6298-6;
1,7-80645-759-3;
1,7-80645-771-2;
教学大纲 本课定位于全校本科生的公选课,课程设计的指向对象是对教育领域想要有所了解、已经有兴但想深入思考和有一些学术准备的本科生,也欢迎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历史研究有“资政、育人和存史”的功能。希望中华共和国教育问题史的教授能够为学生理解近60年来中国的教育体系提供基本的素材和概念;掌握新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脉络和重大事件,培养学生对当下中国教育问题的现实敏感度;丰富学生跨学科的教育史知识,对教育建立基本的认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综合分析其所处的教育情境及其现实问题,特别是对“永恒性的教育问题”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
一共15次课堂讲授,2次学生汇报和考试,每次2课时。

1.概述: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问题史

2.传统中国的教育及近代化的探索

3.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实践和新中国教育60年的基本脉络

4.学制问题(一):单轨与双轨
4.1.何为学制?
4.2.各国学制
4.3.清末学制
4.4.民国学制
4.5.新中国学制

5.学制问题(二):长与短
5.1.学制长短问题:质量与数量的矛盾
5.2.清末、民国学制之修业年限的国际比较及在战乱中的频繁修改
5.3.新中国初期小学的修业年限改革:取消“六三三”制,推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
5.4.文革期间:毛泽东的指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5.5.恢复高考后:恢复“六三三”制,试验“五四三”制

6.学制问题(三):统一性与灵活性
6.1.学制统一性面临的挑战
6.2.清末至民国
6.3.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
6.4.新中国初期:充分体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6.5.19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但学制及教育机构的设置权严格归属国务院
6.6.关于学制问题史的基本论点

7.基础教育问题(一):基础性与预备性
7.1.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地位
7.2.清末《钦定小学堂章程》
7.3.民国《小学校令》和《中学校令》和课程结构
7.4.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1934年)
7.5.新中国初期(1952年):基础性受到重视,开始正规化,尔后迅即滋长升学预备性
7.6.“应试教育”的迹象浮现并被纳入决策话语(1955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7.7.“教育革命”(1958年):动摇了升学预备性,转变为革命预备性
7.8.调整和精简中小学课程(1964年)
7.9.普及与提高关系的处理(1980年)
7.10.大规模实施素质教育(1990年代以来)

8.基础教育问题(二):升学预备与就业预备
8.1.升学还是就业?
8.2.清末的中小学
8.3.一战后(1917年)
8.4.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中小学教育
8.5.新中国初期:承认中小学教育的双重任务,但突出升学预备
8.6.“教育革命”期间:革命预备取代升学预备
8.7.“八字方针”后:发展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
8.8.教育秩序恢复后:迅速强化升学预备
8.9.1990年代以来:高中逐步普及

9.基础教育问题(三):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要求与个性培养
9.1.中国现代中小学的发轫时机
9.2.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
9.3.新中国初期
9.4.“反右”至“文革”
9.5.1980年代以来
9.6.关于基础教育问题史的基本论点

10.高等教育问题(一):大学自治与外部干预
10.1.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地位
10.2.中国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的发端
10.3.民国年间的高校改造与政府的系列法令
10.4.抗战时期对高校的干预及其留下的制度遗产
10.5.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大学办学实践及其经验定型
10.6.新中国初期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1950年):“大学及专门学校采校(院)长负责制”
10.7.“教育革命”期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958年)
10.8.拨乱反正时期《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1978年)
10.9.《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
10.10.《高等教育法》(1999年)
10.11.1985年以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10.12.1990年代末期以来其他外部干预

11.高等教育问题(二):数量增长与质量控制
11.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追求所带来的难题11.2.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第一次数量增长的黄金时期:1922年新学制实行以后
11.3.抗战前10年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11.4.抗战全面爆发到1949年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11.5.新中国建立至“文革”前在数量增长与质量控制两极中震荡
11.6.“文革”期间的特殊标准
11.7.恢复高考以来的脉络
11.8.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实现与质量控制之间两难问题的“化解”

12.高等教育问题(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12.1.通才教育vs专才教育 与 通识教育vs专业教育的概念辨析
12.2.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做人”与“求知”的统一
12.3.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学和实科学校
12.4.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和《奏定大学堂章程》
12.5.民国政府时期对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分而培养
12.6.新中国初期的“院系调整”
12.7.“教育革命”期间:大力提倡以中心任务、典型产品带教学
12.8.1980年代以来对学科综合化、加强基础理论的艰难提倡
12.9.关于高等教育问题史的基本论点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及问题(一):旧高校的谋生
13.1.对公立学校的接管
13.2.对接受外国津贴的学校进行接收:以辅仁大学为例
13.3.对私立学校的管理与接办:以中法大学为例
13.4.国家控制vs学术传承:延安教育经验的落实与群众路线的改造
13.5.新政权的秩序构建vs高等教育机构的谋生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及问题(二):新高校的诞生
14.1.成立中国人民大学
14.2.改造哈尔滨工业大学
14.3.学习苏联与新精英体制的建立
14.4.精英路线vs群众路线的矛盾与冲突
14.5.作为集体意义的知识分子社群vs作为个体意义的学术新贵的分裂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问题史角度的思辨

16-17.学生报告的展示和汇报、考试
15次课以任课教师课堂讲授为主;1次课请学生分享阅读或研究成果。
学生课前课后阅读指定文献,课堂讲授中穿插集体讨论。
学生分小组课后讨论,在课程微信群交流和分享,教师和助教进行回应和评论。
课堂参与: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16次,学生的课堂参与、阅读和研究分享占分50%。
学期论文:在文献阅读基础上,选择感兴趣的议题,利用本课程提供的史料和教育领域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学生在第9周必须提交论文提纲,并于学期末提交不超过5000字的论文,占分50%。
学期论文可以是如下形式的一种:文献阅读的综述类文章;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的经验研究;对中国当代教育问题的历史性分析或比较性分析;对中国教育的口述史访谈。
教学评估 林小英:
学年度学期:17-18-2,课程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问题史1,课程推荐得分:3.57,教师推荐得分:4.11,课程得分分数段:80-85;
学年度学期:19-20-2,课程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问题史0,课程推荐得分:null,教师推荐得分:null,课程得分分数段: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