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质实习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1231680 学分 3
英文名称 Field Excursions on Geosciences
先修课程 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中国地质学、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实习
中文简介 “综合地质实习”为野外实习课程,目的是完善学生地质学基础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观察、分析和解决地质科学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完成地质学主要课程的基础上,到我国具有代表性地质剖面和地质现象的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观察、测量、分析等综合地质研究能力的训练。实习区域横跨华北板块的五台山和扬子板块的三峡,内容涵盖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沉积学、灾害地质学等各个地学领域。已建立五台山综合地质实习基地(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和三峡地区综合地质实习基地。
英文简介 待补充
开课院系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通选课领域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平台课性质  
平台课类型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中浅变质岩区填图方法-五台山区构造-地层法填图研究,徐朝雷,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90,长江三峡地区生物地层学. 1, 震旦纪分册,赵自强,地质出版社,1985,长江三峡地区生物地层学. 2, 早古生代分册,汪啸风,地质出版社,1987,长江三峡地区生物地层学. 3, 晚古生代分册,冯少南,地质出版社,1984,长江三峡地区生物地层学. 4, 三叠纪-侏罗纪分册,张振来,地质出版社,198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区域地质(第20号)—湖北省区域地质志,湖北省地质矿产局编,地质出版社,1990,地层学基础与前沿,龚一鸣, 张克信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国际地层指南――地层分类、术语和程序》,第二版,A. 萨尔瓦多主编,金玉干、戎嘉余、陈旭等译,地质出版社,2000,Guidebook to the Wutaishan Geopark,Jianghai Li,自编,2008;
五台山早前寒武纪地质,白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三峡地区综合地质实习讲义,刘建波,孙元林,王德明,黄宝琦,曹隽,温俊君,自编,2007;
五台山综合地质学实习指南,李江海,刘守偈,贺电等,自编,2008;
早期碰撞造山带的构造样式及其板块构造演化意义:以华北克拉通五台山花岗岩-绿岩区为例等,李江海,刘守偈,牛向龙等,岩石学报,2009,五台-恒山绿岩带的地质与成矿作用,田永清,山西科技出版社,1991,
参考书
教学大纲 “综合地质实习”为野外实习课程,目的是完善学生地质学基础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观察、分析和解决地质科学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完成地质学主要课程的基础上,到我国具有代表性地质剖面和地质现象的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观察、测量、分析等综合地质研究能力的训练。实习区域横跨华北板块的五台山和扬子板块的三峡,内容涵盖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沉积学、灾害地质学等各个地学领域。已建立五台山综合地质实习基地(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和三峡地区综合地质实习基地。
五台山地区综合地质实习
教学内容
五台山地区实习主要涉及区域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野外构造方法、观测测量、构造地质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在同学分组、教师带队指导,通过野外经典地质考察路线的实地考察、训练构造地质野外调查分析测量、三大类岩石的实地研究分析采样的综合努力。从野外地质实践中,整合地质学理论知识,掌握地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构造方法,培养同学学以致用,独立开展地质研究的工作能力。具体实习路线和教学内容包括;
1.五台山-太行山区主要地质单元与重大地质界线(不整合、构造热事件等);
2.滹沱群沉积地层、沉积构造、沉积相及沉积环境演化;
3.绿岩带岩石类型、原岩特征、地层划分及变质作用;
4.绿岩带构造、岩矿特征;
5.花岗岩类的地质组成、产状、侵位关系及构造变形;
6.金矿、硫铁矿、磁铁石英岩、大理岩等矿床的产状、岩矿特征及矿床地质;
7.叠层石与早期生命环境;
8.大型剪切带、平卧褶皱、叠加褶皱、面理线理等分析测量;
9.古夷平面与盆山地貌演化
三峡地区综合地质实习
教学内容
三峡地区沉积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连续,化石丰富,完整记录了扬子板块从太古代以来的演化历史。长期以来以来,众多中外地质学家潜心于此,取得了许多重要科学成果。
三峡地区实习路线有6条,着重观测扬子板块各地质时代的地质剖面,采集、识别多门类的古生物化石,观察分析各种沉积作用,综合探讨重要地质事件的成因,系统认识扬子板块近30亿年的演化历史。此外,实习还包括对三峡大坝、地质灾害遗址的考察,分析地球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及环境变化的关系。具体实习路线和教学内容包括:
1. 棺材岩前寒武纪地层与沉积学特征;
2. 莲沱—石牌下寒武统地层层序、古生物群落与古环境分析;
3. 郭家坝—峡口侏罗系陆相沉积特征与古植物群研究;
4. 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崆岭群—南华系地层特征及微生物岩沉积特征;
5. 建阳坪—峡口志留系—三叠系地层系统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成因分析;
6. 古洞口中寒武统—下志留统地层层序与化石动物群和旋回地层学分析;
7. 三峡大坝参观;
8. 学生自主选题研究项目。
五台山地区综合地质实习
教学方式:野外观察测量、讨论 为主,辅以文献阅读和实地讨论。
三峡地区综合地质实习
教学方式:野外路线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室内总结和讨论;实习报告所需地质材料的采集、分析和实习报告的撰写。
五台山地区综合地质实习
考试方式:实习报告占考核成绩的80%,野外工作考核占20%。
三峡地区综合地质实习
考核方式:学习态度和野簿记录30%,组织纪律10%,实习报告60%。
专题实习报告要求:(1)实习报告以专题研究报告形式、按照正式发表的科研论文格式编写。(2)实习报告必须以较详细的地质事实(包括野外和室内的观察、测试、描述等)为依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围绕主题,分析相关地质作用的起因、发展过程和结果,力争图文并茂;(3)实习报告编写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报告。要求最终报告中详细注明小组各成员的详细工作量。
教学评估 孙元林:
学年度学期:16-17-3,课程班:综合地质实习1,课程推荐得分:null,教师推荐得分:null,课程得分分数段:null;
学年度学期:17-18-3,课程班:综合地质实习1,课程推荐得分:null,教师推荐得分:null,课程得分分数段:null;
魏春景:
学年度学期:16-17-3,课程班:综合地质实习1,课程推荐得分:null,教师推荐得分:null,课程得分分数段:null;
学年度学期:17-18-3,课程班:综合地质实习1,课程推荐得分:null,教师推荐得分:null,课程得分分数段:null;
张进江:
学年度学期:16-17-3,课程班:综合地质实习1,课程推荐得分:null,教师推荐得分:null,课程得分分数段:null;
学年度学期:17-18-3,课程班:综合地质实习1,课程推荐得分:null,教师推荐得分:null,课程得分分数段: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