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背后的科学与文化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1132667 学分 1
英文名称 The science and culture behind the wine
先修课程
中文简介 《葡萄酒背后的科学与文化》是面向全校学生的一门通识教育课,隶属于“艺术与人文”类。
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葡萄酒这一生物产品和现代商务语言有较为全面的理解,通过葡萄酒8000年的历史与文化的演化,感受与人类文明历史同步共振的产业文化和科技进步,提高学生对葡萄酒的欣赏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葡萄酒的历史与文化(西方),葡萄酒的历史与文化(中国),酿酒葡萄原料,酿造工艺,世界的葡萄酒与葡萄酒的世界,葡萄酒品鉴,葡萄酒的风土文化,葡萄酒的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蕴藏在葡萄酒背后的科学与文化,掌握葡萄酒品鉴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世界主要葡萄酒类型及产区等。
英文简介 "Science and Culture behind Wine" is an important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of th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in our school.
   The purpose of the curriculum is to make students of Peking University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basis and cultural deposits of wine, a modern business language, and then to improve students' wine evaluation and appreciation capabilities, and promote the self -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 wine grape cultivation, wine grape varieties, wine brewing technology, the major areas of wine producing in the world, the impact of wine on human health, wine appreciation and culture, etc.
   The teaching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brewing good quality wines,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s of wine tasting, to understand the science and culture behind wine, and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world's major wine types and producing areas.
开课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通选课领域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平台课性质  
平台课类型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无;
酿酒葡萄品种学,战吉宬,李德美,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5,Wine Grapes,Jancis Robinson, Julia Harding, Jose Vouillamoz.,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12,The Grapevine: From the science to the practice of growing vines for wine,Patrick Iland, Peter R. Dry, Tony Proffitt, L. Rolley, E. Wilkes,Patrick Iland Wine Promotions Pty Ltd,2011,Wine Tasting: A Professional Handbook,Ronald S. Jackson,Academic Press,2017,
参考书 第二版,9787565512032;
第一版,9780062206367;
第一版;
第三版,13: 978-0128018132;
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生命科学学院面向本科生的一门全校公选课,通过葡萄酒从原料到产品,从科学到文化的系统讲解和实践学习,使学生了解蕴藏在葡萄酒背后的这些科学与文化知识,掌握葡萄酒品鉴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世界主要葡萄酒类型及产区等。进而培养同学们对葡萄酒这一生物产品和现代商务与社交语言有较为全面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葡萄酒的欣赏能力。
课程安排:每周一次,每次课2学时,共计9周,16学时课堂教学,4学时参观学习。
第一次课:葡萄与葡萄酒历史
介绍葡萄酒的起源、传播和文化,同时介绍葡萄的起源、分类和育种等内容,2学时;
第二次课:酿酒葡萄栽培
酿酒葡萄的种植、田间管理及葡萄果实品质控制及与葡萄酒质量的关系,2学时;
第三次课:葡萄酒酿造
主要讲授静止干型葡萄酒、起泡酒及一些特殊葡萄酒(冰酒、贵腐酒、雪利酒、波特酒、马德拉化酒等)的酿造工艺,2学时;
第四次课:酿酒葡萄品种
介绍目前主要的红色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美乐、西拉、黑比诺等)和白色酿酒葡萄品种(霞多丽、长相思、雷司令等),包括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酿酒特性,并对比品鉴,2学时;
第五次课:世界主要葡萄酒产区介绍
介绍葡萄酒旧世界主要产酒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和新世界主要产酒国(中国、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智利等)葡萄酒生产概况,并对比品鉴,2学时;
第六次课:葡萄酒营养与健康
葡萄酒中主要营养及功能成分介绍、葡萄酒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进展(细胞、动物、人群调查等),2学时;
第七次课:葡萄酒品鉴
主要讲授葡萄酒品鉴理论知识、礼仪及主要酒种的品鉴与对比,2学时;
第八次课:课程考试,2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PPT等多媒体课堂讲授和葡萄酒品鉴实践教学方式,其中课堂讲授10学时(占62.5%),葡萄酒品鉴教学6学时(占37.5%)。
(1)本课程通过论文结课的方式对学生在葡萄酒背后的科学与文化课程学习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客观的考察。
成绩构成:论文写作成绩(占总成绩的100%)
(2)论文写作要求:
课程论文要基于课程讲授葡萄酒的科学基础,包括酿酒葡萄品种和栽培管理、葡萄酒酿造工艺、世界主要葡萄酒产区、葡萄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葡萄酒鉴赏和葡萄酒文化等方面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中国葡萄酒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葡萄酒品质、文化的异同,探讨葡萄酒产业在中国发展的合理方式。
(3)评分细则:
① 90-100分:论文结构合理,能够紧密结合国内外葡萄酒的发展现状,并对葡萄酒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合理模式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讨论;思路严谨细致;有理有据;文章流畅。
② 80-90分:论文结构较为合理,能够较好紧密结合论文要求进行写作和讨论;文章流畅;重点较为突出。
③ 70-80分:论文结构较为合理,基本能够结合论文要求进行分析和讨论,逻辑不够明确;文章逻辑思路不清晰;重点不够突出。
④ 60-70分: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基本能够结合论文要求完成课程论文,逻辑存在问题;文章逻辑思路不清晰;语言不流畅,重点不够突出。
⑤ 60分以下:论文结构不合理,没有结合论文要求进行写作,逻辑有问题;文章逻辑思路不清晰;语言不流畅,重点不突出。
教学评估 彭宜本:
学年度学期:18-19-1,课程班:葡萄酒背后的科学与文化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9.47,课程得分分数段:90-95;
学年度学期:19-20-1,课程班:葡萄酒背后的科学与文化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9.57,课程得分分数段:90-95;
学年度学期:20-21-1,课程班:葡萄酒背后的科学与文化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67,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
学年度学期:21-22-1,课程班:葡萄酒背后的科学与文化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10.0,课程得分分数段:95-100;
学年度学期:22-23-1,课程班:葡萄酒背后的科学与文化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9.46,课程得分分数段:90-95;
学年度学期:23-24-1,课程班:葡萄酒背后的科学与文化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9.75,课程得分分数段: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