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1230202 学分 2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Earth Sciences(Geophysics and Space Physics)
先修课程
中文简介 介绍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和前沿热点。
英文简介 Introducing the basic knowledge, research methods, and hot spots in ge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开课院系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通选课领域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平台课性质  
平台课类型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地震十讲,傅承义,科学出版社,1976,无;
地球物理学概论,陈颙,地震出版社,1980,
参考书
教学大纲 “地球科学概论”涵盖了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各二级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引导学生进入地球科学之门的
基础课程,也是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各专业的必修课,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通过授课和课内实习(包括野外实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空间与行星地球、地球的结构构造、地球的物质
组成、地球的内外动力过程、地球的基本物理特征、对地观测技术等地球科学基本概念。
地球科学以其研究对象之庞大和历史之漫长为特色,而学生在中学时代又缺乏对地球科学的整体了解。因
此需要通过《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地球科学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认识地球科学的思
维特点,学会使用规范的地球科学语言,为地球科学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使学生对地球科学及相邻学科的全貌和学科前沿研究动态有所了解,初步了解各专业后续课程的基本内容
,认识各专业及后续课程的相互之间的联系,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地球科学内涵,同时为各分支学科之间的
交叉研究打下基础。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1.1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2地球科学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
1.3地球科学的现状
第二章  地球的演化历史 (4学时)
2.1宇宙、太阳系与地球
2.2地球的早期演化
2.3地质年代学
2.4地质历史中生命的演进
(参观自然博物馆)
第三章  地球的现状 (7学时)
3.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2地球的受力状态
3.3地球的能量系统
3.4地球的物质系统
3.5地质作用概述
3.6课内矿物实习(常见的造岩矿物)
(参观地质博物馆)
第二篇  地球的外部系统
第四章  风化作用 (2学时)
4.1物理风化
4.2化学风化
4.3岩石性质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4.4风化作用的产物
第五章  大气圈 (3学时)
5.1大气圈的结构、成分及运动特征
5.2风的作用
5.3荒漠化过程及对策
第六章  水圈 (9学时)
6.1河流
6.2地下水
6.3冰和冰水流
6.4海洋
6.5湖和沼泽
6.6课内沉积岩实习
(参观石花洞地质公园)
第三篇  地球的内部系统
第七章  构造运动与地壳变形 (4学时)
7.1板块构造学说
7.2褶皱变动
7.3断裂变动
第八章  岩浆作用 (4学时)
8.1火山作用
8.2侵入作用
8.3岩浆成因的多样性
8.4课内岩浆岩实习
第九章  岩石的变质作用 (3学时)
9.1变质作用的特点
9.2接触变质作用
9.3动力变质作用
9.4区域变质作用
9.5课内变质岩实习
第四篇  固体地球物理学
第十章  地震学 (6学时)
10.1天然地震
10.2地震波传播与地球内部结构
10.3地学层析成像
10.4人工地震与勘探地震学
第十一章  地球内部物理学 (8学时)
11.1地电学
11.2地磁学
11.3古地磁学
11.4重力学
11.5地热学
第五篇  对地观测与地球信息学
第十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 (2学时)
12.1整体性规律
12.2时间演化规律(时间尺度)
12.3空间分异规律
12.4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的应用
第十三章  对地观测技术、方法与应用 (8学时)
13.1遥感概述
13.2遥感的物理基础
13.3遥感技术系统
13.4遥感图象处理与分析
13.5遥感应用实例
第十四章  卫星定位与导航系统 (2学时)
14.1GPS组成
14.2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
14.3卫星定位基本原理
14.4卫星导航
14.5应用(大地控制测量、变形监测等)
第十五章  地球信息学与数字地球 (7学时)
15.1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及功能
15.2地理空间数据基础
15.3空间数据处理
15.4空间信息模型分析
15.5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15.6地球信息学
15.7数字地球
15.8数字城市
第六篇  地球空间与太阳系
第十六章  地球空间 (4学时)
16.1地球空间概述
16.2电离层与电波传播
16.3磁层与辐射带
第十七章  日地空间 (3学时)
17.1太阳
17.2太阳的变化性
17.3太阳风与行星际激波
第十八章  太阳系 (4学时)
18.1太阳系概述
18.2类地行星与月球
18.3类木行星
18.4小天体及其撞击地球的可能性
第十九章  太空探索 (4学时)
19.1太空飞行基础
19.2地球空间探测
19.3探索太阳系
19.4探索宇宙和地外生命
第七篇  人与地球
第二十章  人与环境 (2学时)
20.1重力作用的灾害与防护
20.2地球化学场与人类健康
20.3环境污染及对策
第二十一章  人与地球 (2学时)
21.1地球系统的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1.2人类与地球系统的联系
21.3人类对地球的作用
课堂讲授
两部分内容考试各占50%
教学评估 宗秋刚:
学年度学期:18-19-1,课程班: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49,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
学年度学期:19-20-1,课程班: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41,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
学年度学期:20-21-1,课程班: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33,课程得分分数段:80-85;
学年度学期:21-22-1,课程班: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48,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
学年度学期:22-23-1,课程班: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7.5,课程得分分数段:80-85;
学年度学期:23-24-1,课程班: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7,课程得分分数段:95-100;
张勇:
学年度学期:18-19-1,课程班: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51,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
学年度学期:19-20-1,课程班: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7.95,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
学年度学期:20-21-1,课程班: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46,课程得分分数段: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