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2130120 学分 3
英文名称 Chinese Historiography
先修课程
中文简介 该课程是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其内容起迄上起先秦时期,下至20世纪上半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有代表性的史家、史学成果及其特点,历史编纂学的演变过程,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史学与其他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等等,从而对中国史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英文简介 This curriculum is a professional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undergraduate in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The time range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from the pre-Qin period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By taking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can 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rule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the representative historian and historiography achievement as well as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evolution course of historiography, the development thread of the historiography thought,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iography and other fields of academic culture, etc. Thus, they will have an overall view o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开课院系 历史学系
通选课领域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平台课性质 开放
平台课类型 人文类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中国古代史学史,仓修良,人民出版社,2009;
史通通释,刘知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文史通义校注,章学诚,中华书局,1985年,
参考书 1,9787532553310;
1,9787101011869;
教学大纲 该课程是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其内容起迄上起先秦时期,下至20世纪上半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有代表性的史家、史学成果及其特点,历史编纂学的演变过程,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史学与其他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等等,从而对中国史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中国史学史”计划教学一学期(54学时),其中讲授、讨论、复习48学时,期末复习考试6学时。
导论  “中国史学史”概说  (2学时)
一、 中国史学史的内容
二、 中国史学史的分期
三、 中国史学史的上限
第一章  殷商西周时期的史学:史学的萌芽及形成(2学时)
第一节、 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一、 殷商的社会文化发展
二、 西周的社会文化发展
第二节、史学的萌芽及形成
一、 史官及史学萌芽
二、 史学的形成
三、 编年史的出现和《春秋》
第二章  战国秦汉时期的史学:经学的附庸(10学时)
第一节、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一、 大一统的出现和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
二、 天文、历法及书写材料的发展
第二节、史学的基本特征
一、 史学“拾遗补艺”的附庸地位
二、 创立了史学著作的纪传体体裁
三、 史官能够如实记载历史
四、 天命史观为史书编纂的主导思想
五、 史著多为私家修撰
第三节、主要史家和史著
一、《左传》
二、《史记》
三、《汉书》
四、 其他几类重要史著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史学:独立的地位(8学时)
第一节、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一、 社会动荡与经学的沉浮
二、 门阀制度的兴衰
三、 天文、历法及书写材料的发展
第二节、史学的基本特征
一、 史学取得独立地位
二、 前代史、国史完成由私撰向官修的转变
三、 史学指导思想的多元变化
四、史学受到封建政治的影响
五、史评和典制体史著的出现
第三节、主要史家和史著
一、 《三国志》
二、 《后汉书》
三、 《史通》
四、 《通典》
五、 其他几类重要史著
第四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史学:理学的影响(8学时)
第一节、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一、 宋初的加强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和宋代的社会矛盾发展
二、 从宋代的民族矛盾到蒙元的建立
三、 宋元时期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四、 印刷术的发展
第二节、史学的基本特征
一、 史学的空前发展
二、 修史机构更加完善
三、 “会通”思想突出
四、 私修史书的繁兴
五、 理学对史学的重要影响
第三节、民族政权的史书编修与重要史著
一、 辽金元史书的编修与特点
二、 会要、会典等典制体断代史的出现和发展
三、 两《唐书》、两《五代史》的编修
四、 《资治通鉴》的出现及影响
五、 民族史和地方史的编修
第五章  明清时期(1840年前)的史学:经世与考据(8学时)
第一节、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一、 明代的货币经济发展和等级秩序变化
二、 满清政权的建立和文网的加密
三、 出版的繁荣与读者群的扩大
第二节、史学的基本特征
一、史学的通俗化和民间史学的兴起
二、“六经皆史”的提出与史学的经世致用
三、历史编纂学的进一步发展
四、历史考据学的繁兴
五、清代史论的成就
第三节、明清史学概貌
一、 明代史学状况
二、 清代史学的地位
第六章  近代史学:现代史学体系的建立(8学时)
第一节、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建立
二、社会领导阶层的变化及影响
三、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史学的基本特征
一、“经世致用”思想的重现和一些严控史学领域的重新研究
二、资产阶级史学的建立
三、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
期末讨论、复习、考试  (6学时)
讲授、讨论。
本课成绩由出勤(15%)、课堂参与(15%)、期中作业(20%)、期末考试(50%)四部分构成。学生需于第十周之前提交期中作业一篇(题目就课程内容而定)。
教学评估 李志生:
学年度学期:16-17-1,课程班:中国史学史1,课程推荐得分:3.29,教师推荐得分:3.26,课程得分分数段:80及以下;
学年度学期:18-19-1,课程班:中国史学史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71,课程得分分数段:90-95;
学年度学期:20-21-1,课程班:中国史学史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64,课程得分分数段: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