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思想与政治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2034990 学分 3
英文名称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and its Political Implications
先修课程
中文简介 本课程旨在研讨当代中国(1949年至今)重要的哲学、文化和政治思想的缘起、嬗变与开新。课程将聚焦于当代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理论论争,充分展示论争各方的问题意识、理论进路和思想观点,藉此深入探讨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和政治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在教学之中,本课程授课老师将与学生一起研读当代中国的重要理论文本,主要涉及到的理论家有毛泽东、邓小平、艾思奇、梁漱溟、杨献珍、冯友兰、周扬、李泽厚、汪晖等等。此外,课程也将审视西方当代著名思想家对于当代中国诸种理论的解读,主要涉及到的理论家有阿尔都塞、萨特、波伏娃、罗兰·巴特、克里斯蒂娃、阿兰·巴迪欧、齐泽克、亚历山德罗·鲁索、大卫·哈维等等。课程将结合影像,对相关历史及理论背景进行介绍。此课程在增进学生对于当代中国的理解的同时,亦将培养学生独立解读理论文本的能力。
英文简介 Centered upon philosophical developments and intense philosophical-political debates in the P.R. China established in 1949, this course aims to explore the complicated intertwi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in New China. Our main emphasis will be on the philosophical-political works by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i Siqi, Yang Xianzhen, Feng Youlan, Wang Hui, and other notable theoreticians and on the heated controversies over epistemology, dialectics, materialism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We will of course probe the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and consequences of those philosophical disputes and positions. We will also discuss diverse views on those issues by famous Western critics, such as Althussser, Alain Badiou, Zizek and Alessandro Russo. Related movies, documentaries and videos will be screened in class to illustrate corresponding historical backgrounds and philosophical-political issues.
开课院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
通选课领域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平台课性质  
平台课类型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自编讲义;
《毛泽东的五篇哲学著作》,毛泽东,人民出版社,2008,《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韩丁,北京出版社,1980,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莫里斯·迈斯纳,四川人民,1992,《深翻——中国一个村庄的继续革命纪实》,韩丁,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8,《萨特和波伏娃:对新中国的观感》,萨特和波伏娃,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中国妇女》,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中国行日记》,罗兰.巴尔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毛泽东逝世后的中国》,(法国)夏尔·贝特兰,(加拿大)尼尔·伯顿,外文出版局,1979,《文化政治与中国道路》,张旭东,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汪晖,三联,2008,
参考书
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潮流及政治演进,并培养学生独立解析理论文本的能力。
本课程旨在研讨当代中国(1949年至今)重要的哲学、文化和政治思想的缘起、嬗变与开新。课程将聚焦于当代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理论论争,充分展示论争各方的问题意识、理论进路和思想观点,藉此深入探讨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和政治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在教学之中,本课程授课老师将与学生一起研读当代中国的重要理论文本,主要涉及到的理论家有毛泽东、邓小平、艾思奇、梁漱溟、杨献珍、冯友兰、周扬、李泽厚、汪晖等等。此外,课程也将审视西方当代著名思想家对于当代中国诸种理论的解读,主要涉及到的理论家有阿尔都塞、萨特、波伏娃、罗兰·巴特、克里斯蒂娃、阿兰·巴迪欧、齐泽克、亚历山德罗·鲁索、大卫·哈维等等。课程将结合影像,对相关历史及理论背景进行介绍。此课程在增进学生对于当代中国的理解的同时,亦将培养学生独立解读理论文本的能力。

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潮流及政治演进,并培养学生独立解析理论文本的能力。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授加课堂讨论,学生完成一次期中作业,期末交一篇研究性学术论文(非简单的读后感或不加引证的急就章)。

学时分配:

本学期的课时安排胪列如次(可根据学生的建议适当进行专题的增删):

导论(3学时);
新中国的建立与“综合经济基础论”(1949-1955)(3学时)
百花运动及其逆转(1956-1958)(4学时)
关于思维与存在之关系的争论(1955-1964)(2学时)
农业集体化的理论与实践(1958-1984)(6学时)
“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争论(1963-1965)(3学时);
“继续革命论”及其实践(1966-1976)(6学时)
“儒法斗争”与“社会主义新生事物”(1973-1976)(6学时)
1976年之后的中国思想和政治(1976-1989)(6学时)
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思想论争(6学时)
“群众路线”的历史谱系学考察(3学时)
课堂讲授 70%
讨论及发表:30%
期中:25%
期末论文:60%
出勤与课堂参与:15%
教学评估 蒋洪生:
学年度学期:19-20-1,课程班:当代中国思想与政治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10.0,课程得分分数段:100-105;
学年度学期:21-22-2,课程班:当代中国思想与政治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4.22,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