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训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23200017 学分 3
英文名称 Engineering Training
先修课程 无。
中文简介 课程内容以传统机械加工及材料加工工艺为基础,使学生系统掌握工程训练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和各种材料加工方法;熟练掌握常用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其安全操作规程、加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加工技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设计、仿真、实物制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实现工+机+智能+制造综合实训。本课程进阶将3D打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大型仪器设备讲解与观摩、实物制作等技术引入教学环节中,全面提升教学实践方法和科学研究手段,引导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数据意识,效率意识,懂得掌握先进工具的重要性,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创新范式。推出“理论实践融合、项目贯穿始终、智能化全链条”的全新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卓越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打造成一门“大国工匠必修课”。
英文简介 The course content is based on traditional machining and materi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so that students can systematically master a variety of material processing methods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Familiar with the structure principle of common equipment and its safe operation procedures, operation methods and processing skills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On this basis, further using the design, simulation, physical production of a combination of the way to complete the whole process from design to manufacturing, to achieve industrial + machine + intelligent+manufactur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training. This course will further introduce 3D prin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ics, explain and observe larg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physical production and other technologies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eaching practice method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guide students to have the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data awareness, efficiency awarenes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mastering advanced tools, and form an innovation paradigm for cultivating top-notch students in basic disciplines. It has launched a new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of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roughout the project, and the whole intelligent chain", constantly exploring the cultivation of outstanding and innovative engineering talents, and building it into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craftsmen in a big country".
开课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选课领域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平台课性质  
平台课类型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参考书
教学大纲 (1)提升课程建设品质,打造课程特色品牌。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实验技能,并具备材料加工、工程设计等能力。课程内容以传统机械加工及材料加工工艺为基础,进一步采用设计、仿真、实物制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实现工+机+智能+制造综合实训的新范式,推出“理论实践融合、项目贯穿始终、智能化全链条”的全新实践教学模式,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打造成一门“大国工匠必修课”。
(2)培养工程人才能力,构建交叉复合路径。通过课程培养具备工程基本能力和素养的科学人才,建设符合我校工程学科人才标准,构建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路径。
(3)促进课程平台共建,引领实践教学发展。课程依托《北京大学材料加工与测试校级公共平台》和《北京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校级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发展,将“课程”与“平台”两个维度深度融合,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我校实践教学发展。
一、理论安全课程讲解(共4学时,其中理论课4学时、实践课0学时)

二、具体实训课程模块:

模块一(共24学时,其中理论课6学时、实践课18学时):  
1. 钳工:(1) 钳工安全基本操作知识学习及零件设计;(2) 零件下料及划线练习;(3) 零件锉削、研磨加工练习;(4) 零件钻孔加工及攻丝加工;(5) 零件外圆螺纹加工练习。
2. 普车普铣:(1) 铣工安全学习、铣床基础知识讲解与应用介绍;(2) 铣工操作技术练习、工件安装与铣刀加工平面;(3) 车床安全学习、车床基础知识讲解与应用介绍;(4) 车床操作技术练习、工件安装与锥度加工;(5) 加工零件打磨装配及检验。
3. 数控机床:(1) 学习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及加工应用介绍;(2) 学习数控车床手动操作方法及训练测试;(3) 学习数控车床基本指令运用及MDI操作;(4) 学习数控车床编程方法及程序编制训练;(5) 数控加工程序输入、修改及调试;(6) 数控车床加工实物。

模块二(共24学时,其中理论课6学时、实践课18学时):
1. 3D打印:(1) 3D打印/3D打印原理、打印机结构介绍及操作实训;(2) 3D打印/3D建模软件学习及建模实训;(3) 3D打印/切片软件学习及上机打印实训;(4) 3D打印/上机打印实训及创意设计建模练习;(5) 3D打印/创意设计打印及作品后处理实训。
2. AI智能实训:(1) 机器人的示教操作;(2) 使用高阶编程语言操控机器人;(3) 自定义机器人自动化流程;(4) 操作练习及作品处理。
3. 宝石切磨工艺实践:(1) 宝石基础知识介绍;(2) 切割工具使用;(3) 型技巧讲解;(4) 打磨工艺实践。

模块三(共48学时,其中理论课12学时、实践课36学时):

1. 圆桌论坛与模拟路演。
2 企业参访和调研实习。
3. 产品管理与设计类课程讲解。
4. 企业生产线试验。
5. 实物制作。

三、课程结业式(共2学时,其中理论课2学时、实践课0学时)
结合多媒体、实物等多种演示讲授理论课,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动手完成整个工程实训过程,最后通过实物制作和完成课程报告巩固学习成果。
1. 出勤率(占比10%);2. 课堂表现成绩(占比40%):课堂参与、提问与回答问题,动手操作过程等;3. 实训报告和实物制作成绩(占比50%)。具体以课前老师通知为准。
教学评估 张杨飞:
学年度学期:22-23-3,课程班:工程实训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10.0,课程得分分数段:95-100;
莫凡洋:
学年度学期:22-23-3,课程班:工程实训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10.0,课程得分分数段:95-100;
高嵩:
学年度学期:22-23-3,课程班:工程实训1,课程推荐得分:null,教师推荐得分:null,课程得分分数段: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