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2332013 学分 2
英文名称 Indian Buddhism
先修课程
中文简介 本课程将按照历史线索介绍佛教在印度的发展,涉及经典教义、哲学论争、僧团制度、仪轨实践、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呈现佛教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印度历史语境中的特殊性。

第一周:印度佛教史引论
主题:课程介绍、印度佛教的历史分期、学术史与参考文献
参考:Gomez, “Buddhism in India”.

第二周:佛教兴起的思想背景
主题:晚期吠陀传统、沙门思潮
参考:Jaini, “Srāmanas: Their Conflict with Brāhmanical Society”; Olivelle, “Ascetic Withdraw or Social Engagement”

第三周:佛陀与佛陀之教
主题:历史上的佛陀、佛传叙事与伦理
参考:季羨林,《论释迦牟尼》; Reynolds, “Many Lives of the Buddha”; Tournier, “Sakyamuni”

第四周:基本教义和早期经典
主题:中道、四谛、无我、缘起;尼柯耶与阿含
参考:Gethin, Foundations of Buddhism, pp.59-84, 133-149;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pp.77-83

第五周:佛教僧团和四众管理
主题:律藏、僧团基本制度、僧众与在家信徒
参考:平川彰,《印度佛教史》, pp.71-77; Schopen, “Filial Piety and the Monk in the Practice of Indian Buddhism: A Question of Sinicization Viewed from the Other Side”; von Hinüber, “Buddhist Law According to the Theravāda-Vinaya: A Surve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第六周:佛教的宇宙观和修行世界
主题:佛教的修行体系、禅定、宇宙想象;布置期中作业
参考:Gethin, Foundations of Buddhism, pp.112-132; Cousins, “Buddhist Jhāna: Its nature and attainment according to the Pali sources”.

第七周:佛教哲学体系的建立
主题:部派分野、阿毗达摩体系的形成
参考:平川彰,《印度佛教史》,pp.106-124; Cox, “From Category to Ontology: The Changing Role of Dharma in Sarvāstivāda Abhidharma”

第八周:期中报告

第九周:大乘佛教经典的产生
主题:经典书写、大乘经及其思想特征
参考:Schopen, “The Bones of a Buddha and the Business of a Monk”, “Sukhavatī as a Generalized Religious Goal in Sanskrit Mahāyāna Sūtra Literature”.

第十周: 中观思想
主题:龙树及其论著、中观派的成立、空性与伦理
参考:Robinson, “Did Nāgārjuna really refute all philosophical views?”

第十一周: 瑜伽行派思想
主题:经院佛学、从无著世亲到法称
参考:傅新毅,《认识如何可能?从有部到经部的佛教认识论思想考察》

第十二周:佛教的流布与地方社会
主题:犍陀罗、泰米尔等地方佛教的发展
参考:季羨林,《商人与佛教》; Monius, Imagining a Place for Buddhism, pp.1-12

第十三周:佛教知识论(讲座)

第十四周:密教的发展
主题:坦特罗思想源流、密教文献与仪轨
参考:Davidson, “The Victory of Esoterism and the Imperial Metaphor”

第十五周:印度佛教衰微之谜
主题:佛教与伊斯兰教及印度教的关系、新佛教
参考:Gellner, “Monk, Householder, Tantric Priest”; Newman, “Islam in Kālacakra Tantra”; Zelliot, “India’s Dalits: Racism and Contemporary Change”.

第十六周:当堂开卷考试
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Topics include: scriptures, doctrines, philosophical debates, rituals, communities, and other cultural aspects of Buddhism in various ge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s.
开课院系 哲学系
通选课领域 c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平台课性质  
平台课类型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印度宗教哲学概论》,姚卫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澂,上海人民出版社;
《佛典汎论》,吕澂,商务出版社,《藏要》,欧阳竟无(编),上海书店,1979年,《印度佛教思想史》,印顺,中华书局,《印度佛教史》,平川彰,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佛教入门——历史与教义》,姚卫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佛教思想与文化》,姚卫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Theravāda Buddhism,Richard Gombrich,Oxford University Press,Mahāyāna Buddhism,Paul Williams,Routledge,History of Buddhism,Etienne Lamotte,Louvain,Foundations of Buddhism,Rupert Gethin,Oxford University Press,《季羡林文集(第七卷)·佛教》,季羡林,江西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第1版; ; ;
第1版;
第1版; ; ; ; ; ;
教学大纲 本课为介绍印度佛教史的基础通识课程,涉及思想史、文学史、及制度史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佛教的印度源流有一总体把握,为进一步学习研究佛教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分为十四讲,每讲2学时。各讲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讲:印度佛教的历史分期
第二讲:佛教兴起的思想背景
第三讲:基本教义和早期经典
第四讲:佛教僧团和四众管理
第五讲:佛教伦理和叙事发展
第六讲:佛教的宇宙观和修行世界
第七讲:佛教哲学体系的建立
第八讲:大乘佛教经典的产生
第九讲:佛教的流布与地方社会
第十讲:中观思想
第十一讲:瑜伽行派思想
第十二讲:如来藏思想
第十三讲:坦特罗佛教
第十四讲:佛教在印度的衰微与复兴
课堂大课讲授为主,阅读参考文献及双周答疑为辅
平时35%,期中小组作业25%、期末论文40%
教学评估 赵悠:
学年度学期:19-20-2,课程班:印度佛教史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75,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
学年度学期:21-22-2,课程班:印度佛教史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7.5,课程得分分数段: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