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中的科学技术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2335330 学分 2
英文名称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orld Civilizations
先修课程
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以世界科学技术活动中心的变迁为线索,着重介绍自古希腊以来世
界史上各科学技术活动中心的兴起和衰落的过程,并尽可能地阐明导致这些中
心兴起或衰落的社会原因。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科技文明的主要发展进程,以
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国崛起所产生的影响,借以拓宽学生的认识视野,提高
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
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orld Civilizations” focuse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enters in the world history since ancient Greece, as well as the social factors behind their rises and fall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the students grasp the main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orld civilizations and understand its role in the prosperity of a nation, especially for the superpowers on world political stage.  
开课院系 哲学系
通选课领域 d,c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平台课性质  
平台课类型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无;
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詹姆士 E 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著,王鸣阳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科学技术立国的日本,李廷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全球文明史,斯特恩斯等著,赵轶峰等译,中华书局,2006,科学的旅程,雷?斯潘根贝格、黛安娜?莫泽著,郭亦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11. M.Bridgstock等著,刘立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科学的社会史: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古川安著,杨舰、梁波译,科学出版社,2011,近代科学为何诞生在西方,托比.哈弗著,周程,于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西方科学的起源,戴维.林德伯格著,王珺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Benjamin A. Elman著,王红霞、姚建根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参考书
教学大纲 本课程主要以世界科学技术活动中心的变迁为线索,着重介绍自古希腊以来世界史上各科学技术活动中心的兴起和衰落的过程,并尽可能地阐明导致这些中心兴起或衰落的社会原因。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科技文明的主要发展进程,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国崛起所产生的影响,借以拓宽学生的认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
本课程包含13个专题。各专题内容如下:
本课程包含13个专题。各专题内容如下:
第01讲 绪论:科学、技术与社会(2学时)
1. 何谓科学?何谓技术?
2.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3.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交互作用
4. 授课宗旨与专题设置
第02讲 科学技术在古代中国(2学时)
引言:史实与史论
1.争议不断的四大发明
2.未能确证的勾股定理
3.李约瑟难题的提出
4.李约瑟难题的解答关键
结语:中国儒学与西方科学
第03讲 古希腊地区:科学精神的摇篮
——公元前6-公元前1世纪(2学时)
引言:近代科学与希腊奇迹
1.希腊古典时代的历史地理概况
2.希腊古典时代的自然哲学
3.希腊化时期的展开
4.希腊化时期的科学晨光
结语:经济、民主、科学三螺旋
第04讲 古罗马帝国:实用技术的温床
——公元前1-公元6世纪(2学时)
引言:贵族科学与工匠技术
1.罗马帝国的历史地理概况
2.罗马帝国的主要技术成就
3.罗马人对希腊学术的传承
4.基督教的兴起与自然哲学的式微
结语: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
第05讲 伊斯兰帝国:东西科技交流的桥梁
——公元6-11世纪(2学时)
引言:欧洲中心主义的虚与实
1.阿拉伯帝国的地理历史概况
2.阿拔斯时代的百年翻译运动
3.阿拉伯帝国的主要科技成就
4.外族入侵与伊斯兰学术的衰落
结语:思想争鸣与学术繁荣
第06讲 伊比利亚半岛:大航海时代的先锋
——公元11-15世纪(2学时)
引言:东西方势力的消与长
1.伊利比亚半岛的地理历史概况
2.大翻译运动的兴起与欧洲学术的复兴
3.航海技术的进步与地理大发现的展开
4.科技停滞不前与半岛竞争优势的丧失
结语:兼容并包与自主创新
第07讲 意大利:科学革命的揭幕人
——公元15-17世纪(2学时)
引言:科学与技术的亲近
1.欧洲中世纪后期的社会历史概况
2.文艺复兴运动与活字印刷术的普及
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成就
4.宗教战争与科学革命中心的转移
结语:政教分离与科学探究
第08讲 英格兰:近代科学的催生者
——公元16-18世纪(2学时)
引言:近代科学的诞生
1.英格兰的地理历史概况
2.新教伦理与科学研究
3.科学革命与产业革命
4.大英帝国的科技衰退
结语:科学与技术终成眷属
第09讲 法兰西:科学职业化的向导
——公元17-19世纪(2学时)
引言:法国科学全面超越英国
1 法兰西的地理历史概况
2 法兰西科学院与启蒙运动
3.大革命爆发后的科技教育成就
4.法国科学技术的没落
结语: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
第10讲 德意志:科学体制化的楷模
——公元18-20世纪(2学时)
引言:德国科学跃居世界首位
1.德意志的地理历史概况
2.教育改革与科学的体制化
3.科技成就与工业发展
4.世界大战与科学的衰落
结语:研究性大学的创立与科技产业的兴起
第11讲 美国:大科学的成功典范
——公元19-21世纪(2学时)
引言:大批量生产与科学产业化
1.美国的地理历史概况
2.二战前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3.二战后大科学在美国的兴起
4.反科学思潮的兴起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
结语:美国的科技兴盛期何以如此之长?
第12讲 日本:由模仿创新到原始创新
——公元19-21世纪(2学时)
引言:率先实现工业化的东方普鲁士
1.明治维新前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吸收
2.由倡导文明开化转向追求富国强兵
3.由鼓励模仿创新转向注重原始创新
4.由跟跑转为并跑、领跑后的喜与忧
结语:西化与化西:日本科技崛起的奥秘
第13讲 主要国家科技发展态势分析与展望
引言:国家综合实力与科技竞争力
1.主要国家的科技创新投入
2.主要国家的科技创新产出
3.科学技术创新要素模型分析
4.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结语:由发现发明到创新创业
本课程实施多媒体教学。
教师讲授13次,每次2学时
学生讨论1次,2学时
复习答疑1次,2学时
结课考试1次,2学时
一、作业(占最终成绩的50%。其中,读书报告占20%,小论文占30%)
本课程除强调知识学习和思维训练外,还注重语言表达与知识组织能力的培养。本课程要求提交一篇读书报告(不低于3千字,第八周前提交给助教)和一篇小论文(不低于4.5千字,第十五周前提交给助教)。有关读书报告和小论文的写作要领和技巧上课时会告诉大家。注意:
   作业必须提交打印稿或电子稿。
   作业上交前必须仔细校对,粗心的输入错误会降低作业成绩。
   作业须自己独立完成,一经发现有三分之一以上文字与他人的文章雷同,则作业成绩按0分论处。
   逾期的作业一概不予受理。
二、考试(占最终成绩的50%)
本课程没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在最后一次课举行。
期末考试包含两类题型:1、简答题;2、开放性的论述题。
教学评估 周程:
学年度学期:16-17-1,课程班:世界文明中的科学技术1,课程推荐得分:4.21,教师推荐得分:4.27,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
学年度学期:17-18-1,课程班:世界文明中的科学技术1,课程推荐得分:3.77,教师推荐得分:3.72,课程得分分数段:80-85;
学年度学期:18-19-1,课程班:世界文明中的科学技术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9.07,课程得分分数段:90-95;
学年度学期:19-20-2,课程班:世界文明中的科学技术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78,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
学年度学期:19-20-2,课程班:世界文明中的科学技术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78,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
学年度学期:20-21-2,课程班:世界文明中的科学技术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56,课程得分分数段:90-95;
学年度学期:20-21-3,课程班:世界文明中的科学技术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9.17,课程得分分数段:90-95;
学年度学期:21-22-2,课程班:世界文明中的科学技术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71,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
学年度学期:23-24-1,课程班:世界文明中的科学技术1,课程推荐得分:0.0,教师推荐得分:8.3,课程得分分数段:85-90;